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江苏境内江淮方言“斗”来源调查

时间:2023-11-01 21:07来源:毕业论文
江苏境内江淮方言“斗”来源调查,从方言的角度对江苏省内判断句进行描写,推测出判断动词“斗”来源于副词,以求对判断动词“是”的来源调查有一定的帮助

摘 要:本文试图从方言的角度对江苏省内判断句进行描写,推测出判断动词“斗”来源于副词,以求对判断动词“是”的来源调查有一定的帮助。90778

毕业论文 关键词:“斗”的来源;江苏方言;判断句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describe some determinative-sentence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 This paper have proved that the judgement verb "Dou" comes from the adverb。 This may provide some help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ource of "Shi"。

Key words: the source of "Dou"; Jiangsu dialect; Determinative-sentences

一 引言

自从王力先生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1]中提出有关汉语判断动词“是”产生的时代以及其形成原因的观点以来,有关判断动词“是”的来源观点不一,可以分为“代词说”和“非代词说”两种。持“代词说”观点的,以王力、洪诚、林序达等为代表,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2] (P409)中明确提出“‘是’字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洪诚认为,“‘是’之成为系词,是由代词变来的,这话极正确。” [3],但是演变为系词的“是”“不是纯粹指代词”,它有以指示表示肯定的意义。林序达说:“指示代词‘是’之可以具有确认或肯定作用,事理完全可通。因为形容词‘是’由指示代词‘是’演变而来,至少应该承认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 [4];持“非代词说”观点的,以洪心衡、洪成玉等为代表,认为系词“是”从对事物表示肯定、确认的形容词或副词“是”演变而来的。洪心衡认为,系词“是”是由表示“确认”意义的副词“是”来的,但是他不同意这种副词“是”与复指的“是”有关,也就是不同意系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的说法。洪成玉则认为系词“是”字从形容词发展来的,形容词“是”的意义,是对事物表示肯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正确”或“对”。因为缺少相关文献材料的作证,无法准确证明现代汉语里系词“是”的来源。源G于J优L尔V论N文M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王健、顾劲松的《涟水话的系词“斗”》[5]则从方言的角度考察出淮安涟水话的判断动词“斗”和普通话里的判断动词“是”、形容词“对”有一定的对应性,且“斗”不可能来源于代词。本文以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6]为蓝本,对江苏新派方言进行共时层面的调查和描写,介绍江苏方言里判断动词“斗”的相关用法,推测判断动词“斗”的来源,希望对判断动词“是”的研究提供帮助。

判断动词“斗”,单念或重读时音可以是[təɯ⁵⁵]、[təɯ⁵¹]或[təɯ²¹⁴]等,具体音色和音值随各地方有所差异。 

二 只有一种语法意义的 “斗”

(一)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里的副词 “斗”

只有一种语法意义的副词 “斗”,分布于中原官话区和江淮官话区的泗洪县、洪泽县和东海县。副词“斗”单念或重读时读音接近,如中原官话里的睢宁话读“斗[tou⁴²]”,沛县话读“[tou⁵²]”;江淮官话里的泗洪话读“斗[tou⁵¹]”,洪泽话和东海话读“斗[təɯ⁵⁵]”。因内部方言点不同,声调有所有差异。下面以中原官话区的徐州邳州话为例说明用“斗[tou⁵¹]”的情况,其他方言点作为补充。 江苏境内江淮方言“斗”来源调查: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81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