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追求群体归属感的心理
网络的使用主体年纪轻、社会经历少、不具备权威的社会地位,个人在社会上受到压抑又无力反抗。当他们诉诸于网络时,很多具有相似经历和感受的个体就会产生共鸣,在与权威和一切固化标准的对话中就比较容易“抱成一团”。其次,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后个人也会感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使他们敢于发泄。群体是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所以从众心理泛滥。这都为群体归属感需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在获得群体归属感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获得认同和安慰。
2011年“蓝精灵体”由不同职业的网友们模仿创新而成,他们用一种看似轻松的方式吐槽着自己的职业遭遇。它的版本很多,包括的职业有广告人、培训师、导游、HR、程序员、设计师、会计等,大多表达了对工作现状的不满,最常见的苦水就是加班多、薪酬低、工作压力大。同时,不同行业的“蓝精灵体”不免让人感叹:“原来那些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也有鲜为人知的辛苦”,“看来哪个行业都不容易”,“呵呵,看到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这么多悲催的兄弟,我不厚道地心里平衡了,嘿嘿” 就这样,网友们经历了内心无奈和挣扎之后,在与其他网络社会成员的相互吐槽中寻求到了一种归属感和心灵安慰。
于是,一旦有新颖的、富有代表性的语言表达出现,它就自动成为连接不同领域的具有共同心理诉求的网民的纽带。[10]能表达他们的心声的就会迅速被人们复制使用,并不断发扬光大。某种网络语言“XX体”产生后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不断被复制传播,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讲,是个体争取群体归属感的表现。
(三)自娱自乐的心理
随着网络交际的日渐成熟,网络语言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音译型(伊妹儿=e-mail)、符号型(“T T”表示流泪的表情)、新造类(“拍砖”—发表不同见解)、仿写类(“元芳体”)等等。各种新奇的“文字游戏”为网络交流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有利于网民宣泄心中的情绪,获得内心的平衡与满足。有时候,网络语言的活跃没有别的什么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快乐,语言这种形式本身,就成为说话的全部内容。幽默、制造幽默、分享幽默常常成为语言的动机。
具体来说,“网络语言‘XX体’实际是用‘戏仿’的方式给语言表达设立一个‘框’子,然后将不同的内容填充进去,达到一种语言游戏的效果,从而满足网民放松心情、娱乐大众的需要。”[11]如“发生车祸之后的三天零五小时八分钟,我又去吃了甜筒,不过这次,我没要香芋的。”即为典型的“王家卫体”,它的结构是“一个事件十一个绕口的时间+一个无聊事件”,借此模仿王家卫电影台词的腔调,有名的例子是:这种看似无聊的叙述跟读者的预想形成强大反差,从而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间接赋予了其娱乐的功能。而且,对该无聊“体”的反复模仿创新也体现了网民的娱乐心理。
五、网络语言“XX体”的发展趋势展望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时至今日,网络交流更加便捷化、大众化,网络语言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它成为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然而,当网络语言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时,并非能被所有人接受。由于一些词汇沟通障碍,网络语言在带给人们新奇感觉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交流造成不便,所以关于网络语言规范的呼声也变得越来越强烈。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语言形式——网络语言“XX体”,它的使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是怎样的?社会上对它的流行态度如何?它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论述: 网络语言“XX体”研究(10):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