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写作师法美国成长小说,更加侧重于青少年主人公在成长道路中与现实社会的矛盾重重、格格不入,从而将社会的“弊端与黑暗”暴露出来,它强调的是一种反驳、探索的过程,而青少年们并没有得到心灵的净化及道德的提升,而是陷入更深的精神苦闷与心理困境之中[3]。论文网
我一直觉得想要了解这个时代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可以从这个时代的文学中找到答案。因为当人在困境面前时,常常用笔厮杀,这样记录当下的文学作品就诞生了,那么文珍的笔下就是记录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困境,这种困境不是与身俱来的,是带着这个时代烙印的。
在小说里,文珍写了80后遇到不同种类的困境,生活给一些主人公留有希望,而有的希望被无情淹没。文珍用细腻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真实的反映了这个时代八零后的情感和生活,也许能让未来的人们客观的研究和认识这代人的种种生存困境。
她笔下主人公面临的第一种困境是外在环境与个人追求的矛盾。许多八零九零后对于自己人生的规划,常常陷入选择“安于现状”还是“追寻梦想”的抉择。是选择安稳平淡的岗位踏踏实实地过一生,还是抛弃一切被安排好的生活去想去的地方?尤其是对于那些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追求精神享受和对未来有美好愿景的年轻人,面对的现实却常常是难以沟通的爱情和始终沉重的房贷。房子成为阻挡在每一个漂泊人想要在大城市扎根所面临的避无可避的拦路石,抑或是那些想要逃避现实的女性,或许同是身为女性的文珍才能明白他们真实的想法并用文字描述出她们内心的孤独和纠结,在爱情与现实、低微的收入和高额的房贷以及面对各种复杂的现实关系的困顿,都被文珍用细腻的文字一一刻画。
就以短篇小说《衣柜里来的人》来说,小说讲述的是快要结婚的女青年被朋友道出她所害怕的婚后现实生活:低微的公务员工资和沉重的房贷、培养一个孩子的高额的代价、失去自己独立的发展空间等等,于是主人公决定逃离到西藏,在和一群“藏漂”朋友的相处中,感受到了一天天远离她而去的细腻、美好的东西。她的眼前,一方是无拘无束的生活,另一方是再次陷入平庸的生活和一眼能看到结局的未来,她在二者之间不断的纠结和矛盾,而这选择也是现在的青年人毫无疑问,常常会遇到的,但是选择的过程又是十分痛苦的。最终她仍然决定回北京了,这样的结局读者在刚开头便能猜到,因为年轻人一味空谈理想主义将会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再如《录音笔记》,主人公曾小月因为有一副好嗓子而成为公司接线员,除了好嗓子她一无所有,没有出众的外表,没有让人羡慕的职位,只能每天勉强地生存在电话铃声和与顾客的扯皮中。枯燥的生活里满是嘈杂的声音,这让她想起能与外界隔离的方法:每天用录音笔录下自己的声音,再放给自己听。主人公让人费解的行为背后,我们似乎能看到她被众人隔离的孤独处境、枯燥的工作、离她而去的亲情、得不到的爱情……这些残酷的现实永远逼迫她生活自己的理想世界中。
第二种困境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人情世故。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往往一小部分人掌握着这个世界绝大部分资源,另外一小部分人顺应规则,听天由命。比如在《西瓜》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可能面临下岗,便思量着去给上级领导送礼,可是他们的礼品对领导来说“不值一提”,这并不能改变她下岗的命运,无法改变这基本的、人人心知肚明的生存规律。《普通青年宋笑在大雨天决定去死》中,主人公宋笑认为自己身份普通,家庭也是如此普通,他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将这普通进行到底。但却因为他安于现状的性格、微薄的积蓄,永远有着还不完的房贷,无法为女儿提供更好地教育机会,妻子一直嫌弃他窝囊。最终他发现这样普普通通的他完全给不了家庭期待的,而立之年的他便决定在一个大雨天去死。这不禁让人同情怜悯社会里那么多普普通通、老老实实工作依旧被淘汰的年轻人,也不禁让人们开始反思我们当下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文献综述 80后作家文珍小说研究(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