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九歌》中湘夫人形象来源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3)

时间:2024-01-16 22:02来源:毕业论文
由此可知,《九歌》中的湘夫人形象来源于神话中的湘水之神,是神话中的帝之二女在流传过程中中被附会上舜和二妃的故事而成的,这一认知在《九歌》

由此可知,《九歌》中的湘夫人形象来源于神话中的湘水之神,是神话中的“帝之二女”在流传过程中中被附会上舜和二妃的故事而成的,这一认知在《九歌》出现后的历史记录和文学作品中更为普遍。而娥皇女英二人同父同夫,同追帝舜至湘水而死,人物经历完全一致,在湘夫人形象上,将二妃视为一神也符合人们对二人一贯的记录和理解的,在本文中,为了方便指称,暂将湘夫人看作一人。

二 湘夫人形象的历史演变

湘夫人形象是如何从天帝二女演变成尧帝二女,舜帝二妃的?《史记》之前的史料对于二妃,即娥皇女英的记载只有只言片语,与湘水之神也并无直接关系,如《礼记·檀弓》中有“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二妃未之从也。”[14](P89)基本只提及了尧嫁女与舜,舜死时二妃未在身边等情况。最早提到二妃死后化为湘水之神是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

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5](P176)

如上文所说,这里的“湘君”是一个统称,用以代指湘水之神。但此处视二妃为湘水之神的说法并不确切,始皇帝问博士湘水之神是谁,博士用“闻之”回答,说明博士只是借听说过二妃死于湘水来模糊回答,有误导的嫌疑。而《史记·五帝本纪》中虽然记载了帝舜的很多故事,对于帝舜死后二妃追其而去,殉情于湘水的情节却没有只言片语,更遑论二妃死后化为湘水之神了。以司马迁作《史记》的实录精神,他对于二妃死后化为湘水之神这一说法是不完全认同的。但这一记载已经开始了二妃向湘夫人身份的演变。到了刘向的《列女传》中,二妃死而化为湘水之神的观点就已经被明确提及了:“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11](P4)。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二妃遵守妇道,但没有具体事件的描写。到了刘向的《列女传》中,二妃的德行开始被重点描写,刘向还把“有虞二妃”置于全书第一卷母仪传之首,在《史记》记载的舜侍奉父母,友爱弟弟的故事基础上将二妃的“妇道”放大:文献综述

瞽叟与象谋杀舜。使涂廪,舜归告二女曰:“父母使我涂廪,我其往。”二女曰:“往哉!”舜既治廪,乃捐阶,瞽叟焚廪,舜往飞出。[5](P17)

这里的故事毕竟有传说的成分,我们且不探究其行为的可行性和真实性。《史记·五帝本纪》原本突出的是舜贤孝、德才兼备,尧希望通过女儿的表现来判断舜的人品,看舜如何对待二妃,调家庭关系。《列女传》中却反了过来,二妃成为了帮助舜出谋划策,协调家庭关系的重要人物,甚至“……(舜)每事常谋于二女”[11](P4),这里的二妃已然成为了舜的智囊,为其出谋划策,和历史上所记载的贤后贤妃相类。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列女传》的写作目的以及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

班固《汉书·刘向传》载:

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24](P648)

这一时期,虽然“三从四德”等礼教早已有之,但还没有后世,尤其是明清时期那样严苛地束缚女性。母系氏族的余韵、先秦女性相对后世较高的地位,在此时仍有一定影响,女性在家庭甚至在朝廷中仍旧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汉朝也是后妃、外戚干政现象频出的朝代,刘向所处的汉成帝时期也正经历着赵氏姐妹惑君乱政的局面。因此,二妃在《列女传》中被描写为天下女性的榜样,突出她们德才兼备的形象就容易理解了。 《九歌》中湘夫人形象来源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007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