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高年级的学生(5-6年级)提出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而《千家诗》,其中收录了266首诗,每一首诗都展示了一幅社会生活的剪影。大部分作品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并且小学教材中也选取了部分诗歌供学生诵读欣赏,无论是在诗歌语言的锤炼或是在形象构思上都能够给孩童一定的启示。例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映草台,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隐居于西湖,是一位造诣颇高的南宋江湖派诗人。在这首诗中他化用了唐吴融的《途中见杏花》中的句子:“一支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写出了意蕴更为丰富的诗句,将懊恼的心情全部化为对红杏的喜爱与赞美,烦闷的心情一扫而空,更是以此形象说明了美好的事物无法阻拦的道理,意境高远,哲理意十足。小小的一处景色,在诗人的独具匠心下却是蕴含了大大的哲理,在给孩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去阅读、去欣赏。在学习诗歌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大大提高了孩童的阅读能力。再如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中国传统“蒙学”读本“三百千千”进入小学校园的思索(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