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诗经》叠音词研究(4)

时间:2017-02-04 16:22来源:毕业论文
(一)叠音词对《诗经》韵律的影响 通过统计可看到《诗经》当中的叠音词除少数的几个名词和动词之外,余下的都是形容词和拟声词。名词和动词在诗句


  (一)叠音词对《诗经》韵律的影响
通过统计可看到《诗经》当中的叠音词除少数的几个名词和动词之外,余下的都是形容词和拟声词。名词和动词在诗句中承载诗作的主要意思,而形容和拟声起修辞作用,大量的形容词和拟声词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创作《诗经》时运用叠音词首先考虑到的是它强烈而富于趣的修辞效果,但《诗经》中的叠音词在音节韵律方面也为《诗经》增色不少。从宋代开始就有学者提倡要从声、乐方面去理解《诗经》。宋代学者郑樵提出“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又说“古之诗,今之辞曲也”[6]。在他之后有很多学者开始从声韵、节奏、配乐等方面去研究《诗经》中的篇章,王国文甚至认为“窃谓风雅之别,当于声求之”[7]。所以从诗作本身的节奏感和其背后的配乐方面来研究解读《诗经》中的叠音词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诵读《诗经》时其中大量出现的叠音词使诗作节奏明快、铿锵有力,极富感染力。《诗经》中的叠音词除了使得诗作变得更加准确、形象、生动外,还让诗作在韵律方面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例如:
①《周南•兔罝》中,“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②《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③《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④《鄘风•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可以看出诗句中的叠音词就使诗句极富音韵之美,韵律感十足。陈望道先生说“叠字用意不外(一)、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二)、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8]这很准确的说明了叠音词在音韵方面的贡献。因为语音相近的语素重复叠加后,在声音上就产生了繁复咏叹婉转的音韵效果。而叠音词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音节重叠复沓,在语音上就比同韵母的两个语素叠加产生的音韵效果更加强烈。叠音词使诗句在语感上的音节得以强化,节奏得以延伸,韵律感得到了更好的彰显。诗作向来是重视韵律的,中外皆然,叠音词在《诗经》中的大量使用使诗作韵律感十足,无疑是开创了汉语诗重视音律美的传统。
(二)叠音词对《诗经》结构的影响
叠音词可强化诗作的结构,这方面在《国风》中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例如:
        ①《周南•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中的“夭夭”。
    ②《周南•兔罝》篇“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中的“肃肃”。
        ③《周南•芣苢》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中的“采采”。   
 这些叠音词无论是出现在诗句的句尾还是句首它始终都处在诗作回环复沓的结构当中,当这个代表性的叠音词出现时,就表示新一轮的回环复沓又开始了。在《诗经》中很多诗作的几个回环复沓结构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大,仅仅是一两个名词或形容词的改动,这样在诗作配乐演唱时这些细微的差别很容易被忽略,而叠音词以特殊的音韵在每个部分重复出现无疑强化了诗作结构。 《诗经》叠音词研究(4):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50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