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余华的小说中,母亲形象经常被忽略。母亲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是卑微的,在人格上却是庄严崇高的。由于社会、历史、经济以及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母亲在婚姻中不自主,在暴力下求生却要依附于父亲,尽管如此,母亲仍直面苦难,用“沉默”承担不幸,也不乏无私的大爱。卑微的母亲却有崇高的品质,她们是最伟大的母亲。31305
[毕业论文关键词] 余华 母亲 卑微 庄严
从1991年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余华至今出版了五部长篇小说,按出版时间排分别是《在细雨中呼喊》(1991)、《活着》(1993)、《许三观卖血记》(1998)、《兄弟》(2008)以及《第七天》(2013)。与他的很多短、中篇小说不同,余华的长篇小说都是在90年代先锋转型后创作的,因此在内容上无不倒映着现实的影子,同时也采用了现实主义写实手法。在五部小说中,主角无一例外都是男性,女性在小说中都是作为配角出现的,即便如此,她们作为主角背后的女人,对小说情节的发展都起到了或不可缺的推动作用。在众多女性形象中,有一类女性成为了人类生存延续进程中永不可缺少的角色,她们在男性的身后,撑起了一片天。毫无疑问,这个角色就是母亲。五部长篇小说中,个性鲜明、较为突出典型的母亲主要有《在细雨中呼喊》中孙光林的母亲(以下简称孙母)、李秀英、《活着》中的家珍、《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玉兰、《兄弟》中的李兰以及《第七天》中的李月珍。
母亲在父亲面前保持了一种卑微的姿态,这种姿态不是并无规律、无原则产生的,正如崔玉香在其论文《女性,一个被扭曲遮蔽的群体——余华小说男权意识批判》中指出的那样:“‘母亲’形象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心理期待和渴望。” 的确,余华笔下的母亲,在家庭生活中大多处在被动地位,被自己父亲许配人家后,就成了丈夫的附属,将丈夫或者子女看成自己的依靠,自我意识缺失,一切以夫为纲、以子为纲,且时常遭受暴力,默默忍受一切,这些都是男性希望女性成为的模样。梁巧娜指出:“母亲原型以温驯、隐忍、牺牲和奉献精神为基本特征,其实质传达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规范与期待。” 这就说明,在男性的期待中,女性除了温顺、隐忍,还具有奉献、牺牲的特征,这样的母亲则更显得伟大与神圣。即使母亲在家庭生活中是处于弱势的,但这也泯灭不了其在人格上的崇高与庄严。
一、卑微如青苔:母亲地位的低下
(一)婚姻不自主却心甘情愿
至今为止,余华的五部长篇小说设置的时代背景基本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这时候的社会,经过了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再经历了抗日战争与内战,社会总体的民风已经相对开放许多了。但这样一种开放是局部的,是相对一些发达城镇来说的。小说中主人公生活的农村,父母包办婚姻现象是很常见的,甚至到了今天,这样的事件,我们仍然会有所耳闻。而《活着》中家珍与《许三观卖血记》中许玉兰的婚姻,就是两桩由父亲做主的婚姻。但令人庆幸的是,即使是这样的婚姻,在开始时双方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桩婚姻中的两对夫妻,都得到了来自彼此的温暖与爱。
对于讲述一个又一个死亡故事的《活着》,我们喜欢将目光放在《活着》里唯一“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余华本人也自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将全书的着力点都放在了福贵身上。可是,但凡提到母亲这一个形象,不得不提的就是福贵的妻子——家珍。 余华长篇小说中母亲形象分析: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