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黄公望是元季四大画家之首,共有66首题画诗作。其诗歌借鉴文人画的创作理论,因画题诗,融情于景,富于特色。由于时代隐逸风潮的影响和自身加入全真教的人生经历,黄公望隐于诗画、追慕渊明,诗风恬淡冲和。道家思想也提升了黄公望诗歌的哲学境界。通过对于黄公望题画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认识黄公望,对尚显薄弱的元诗研究亦当有所助益。31309
【毕业论文关键词】黄公望 元代诗歌 题画诗 文人画 隐逸诗风
引言
2010年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答台湾记者问时,提及黄公望的长卷画作《富春山居图》,因火焚残缺,分为《无用师卷》与《剩山图》两部分,被分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浙江博物馆的传奇经历。温总理在答问中“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及“画是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打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1此事让《富春山居图》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同时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也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之中。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又号一峰。常熟(今属江苏)人。天资孤高,元贞初,徐琰任为浙西廉访司书史,后到大都任御史台属下的书史。一度受平章张闾贪酷案牵连入狱,延祐年间出狱后,返回江南,并出家入道。黄公望享年八十优尔岁,身历元朝盛衰,其对后世影响,主要在绘画方面,是元季四大画家之一。公望也是知名度颇高的曲家。钟嗣成为其好友,钟氏《录鬼簿》将其列入“方今才人”节,并说:“公之学问,不在人下。至天下之事,无所不知,下至薄技小艺,无所不能,长词短曲,落笔即成,人皆以师尊之。”2散曲作品仅存小令一首,诗宗晚唐,《元诗选》二集有《大痴道人集》,存诗优尔十一首,除《西湖竹枝词》等几首外,其他都是题画之作。3
黄公望幼习神童科,天资孤高,少有大志,青年时期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有致君泽民之志,希望能够在仕途一展身手。然而,身处元季乱世,一直未能步入官场,并因为张闾书史的缘故而牵连入狱,时年47岁。公望出狱后转而在艺术中寻找慰藉,中晚年,公望结交了大批江南名士,他们在绘画和文学上相互切磋,其作品《秋山招隐图》的题跋,已显现出了他的退隐思想,并引起当时文人的共鸣。
据《御定历代题画诗类》统计,有元一代不足百年的时间就产生了3798首题画诗,是历朝历代题画诗最多的一个时期。当时有名的文人士子几乎无不涉足这一领域。作为一代艺术大师,据《全元诗》统计,黄公望共有66首题画诗传世。通过对于黄公望题画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认识黄公望,对尚显薄弱的元诗研究亦当有所助益。
一、黄公望诗歌的诗画一体
元代题画诗、题画诗人颇多,题画诗因此成为元代诗歌史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诗题。诗画一家,题画诗一般都与绘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诗歌中呈递画境,再现画家想要寄予的情感,或者描述与画境相关的景物事物,再或者评画论画。
(一)文人画创作理论
中国的“文人画”运动是在诗文盛于宋元,是在诗文、书法、绘画都达到非常成熟的阶段,亦均已完成其体制情况下,逐渐结合到一起的,它将中国所特有的文学艺术合为一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样式。绘画不再是仅仅追求以形似为尚,以单纯地描绘客体为宗旨,画家的主观世界要在其中有所寄托的展现出来。有学者是这么评价诗书画“文人画的要求便是‘画中有我’,与诗文、书法的道理一样,必须寓以作者感情,诗书画之所以能够称之为艺术,就是在于它们都是出于抒情性的形象化,而不是出于逻辑性的理智化。”4黄公望就在这个大变革中,取得伟大成绩的元代“文人画”大家之一。 黄公望题画诗刍议+文献综述: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