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家医生对医患关系的看法
我们一般说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疗关系中非技术性的一方面,包括伦理、心理等方面。良好的医疗效果是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来作为前提和保证的。然而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却逐渐被淡化,医生对病人缺乏起码的尊重,“大多数医生的那种法权,话语权和那种对待病人的惯有模式,使病人丧失了对医院的信任,变成了讳疾忌医的鸵鸟”。 ②在这种大背景下,毕淑敏十分关注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
《拯救乳房》可谓是一篇对当今医疗界医患关系征讨的一篇檄文,在“心理治疗小组”中,让身体和心理都备受折磨的病人,自己揭开伤疤,勇敢说出内心的恐惧和失落,他们尽情吐露对于医生的怯懦、卑微、无能、丑陋的指责。这种报复性的批判,在作者看来,并不是一件坏事,恰恰相反,这捍卫了病人面对疾病时的尊严与权利,增强了他们治疗时候的信心和勇气。
(二)医生作家对疾病的看法
在文学作品中,疾病主题已经超越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已经上升到一种象征、隐喻,具有了社会性,甚至是美学上的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疾病本身并不是一种隐喻,给了疾病隐喻的意义,实际上是一种不可取、不健康的人生态度,会让人坠入“无可避免的宿命的恐惧的迷思之中”。 ③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自欺,直面疾病,摆脱这种隐喻性的思文。在毕淑敏看来,身体上的病痛不仅仅使用药理的方法来疗救,更多的应该是给予病人以“精神关怀”和“精神治疗”,虽然他们的身体是虚弱并且残缺的,但是至少要保持精神的完整和强健,唯有如此,他们对待疾病才能形塑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从无意义的道德说教和象喻性的社会意义中彻底解放出来。
在毕淑敏最美丽的花季年龄,她被选中去了藏北高原,在阿里地区做了一名女军医,在同龄人接受下乡生活的改造和地下文学的锻炼以及滋养时,她却经受着正常人无法想象的,每天和死亡面对面的生活。虽然隔绝了那个时代弥漫的“政治硝烟”以及狂热激进的文化革命中充满血腥的争斗,但是这里充斥着的却是另一种非正常的“英雄主义”,每天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嗅着死神的气息。只有在自己亲身经历和死亡擦肩而过的可怖之后,才能写出直击人心、荡气回肠的作品。 论毕淑敏小说的人生启蒙价值(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7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