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反映了作者深刻的苦难意识。本文从苦难意识的角度出发,结合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主张,用小说文本分析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苦难意识及其审美价值。曹文轩小说通过对物质苦难和精神苦难的书写,引导儿童感受苦难、理解苦难,面对苦难。正视痛苦,尊敬痛苦,让少年们,在遭遇成长中不可预料的苦难时,选择面对苦难的态度和信念,来实现成长。在苦难中发现人性美,在困厄中寻找生命的意义。35252
[毕业论文关键词]曹文轩 成长小说 苦难意识 苦难价值
成长小说在欧洲启蒙时代已经出现,并逐渐成熟。20世纪90年代,西方成长小说的概念被引进中国,很多作家积极探索中国成长小说的命名问题,并对成长小说的内涵与外延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作家曹文轩在9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成长小说,最著名的便是“成长三部曲”,同时,曹文轩对成长小说理论也进行了探讨。曹文轩的成长小说,打破了旧有的儿童文学创作竭力展示一个纯净、美好世界的这样一个格局,而是表现成长过程中的苦难,从而向少年揭露现实生活中不纯净、不美好的一面。通过研究曹文轩成长小说苦难意识,挖掘少年成长过程中苦难的意义及其审美价值,揭示生活本色,在苦难中发现人性美,更多引导当代儿童感受苦难,面对苦难。启示少年们,在遭遇成长中不可预料的苦难时,选择面对苦难的态度和信念,在饱受风雨挫折之苦后,成长为真正男子汉。
一、曹文轩与成长小说
(一)成长小说的概念界定
成长一直是中外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十分关注的话题。成长作为生命的存在状态,少年只有经历成长,才能由稚嫩走向成熟。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整个西方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成长小说”,它源自德国,同时也被称为“启蒙小说 ”、“教育小说”、“修养小说”。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被认为是这一小说的最早类型。美国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的《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对成长小说这个术语是这样定义的:“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幼年开始所经历的各种遭遇,"主人公通常要经历一场精神上的危机,然后长大成人,认识到自己在人世间的位置和作用。” 对于“成长小说”的探究,苏联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理论研究。他指出:“还存在着另一种鲜为人知的小说类型,它塑造的成长中的人物形象。主人公本身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主人公本身的变化具有了情节意义。与此相关,小说的情节也从根本上得到了再认识,再构建,时间进入人的内部,进入人物形象本身,极大地改变了人物命运及生活中一切因素所具有的意义。这一小说类型从最普遍涵义上说,可称为人的成长小说。”
总的来说他们对于成长小说的理解,比较注重人物的性格的变化,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同,而对成长者内心的成长体验的关注还不够。其实成长小说,事实上,最初体现在新的身体的发育,成长,是指在个人经历童年,青年和壮年,这一过程中身体的自然生长。随着身体的发育,年轻人经历了一次顿悟或一些特殊的经验之后,变化突飞猛进,自我对社会、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成熟,“主体性”认识如自我认同、个人信仰、价值选择逐渐生成。所以,个体精神层面的发展才是成长小说的核心标志。
(二)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创作和苦难意识理念
1.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创作
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下,儿童以及儿童教育问题长期不受重视,儿童一直被当成成人来教育。20世纪初,儿童文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文学。在国内,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都把“儿童文学”中一些蕴含“成长主题”的文本定义为“成长小说”,这样使“成长小说”的发展陷入尴尬境地。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有关于成长的话题的作品很多。尽管这些小说都是在讲述少年成长的故事,但是,这些小说中少年的经历太一帆风顺,缺少苦难经历的磨练,尤其缺乏主人公在困境中的精神的觉醒,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算真正的成长小说。在中国儿童文学初始时期,已经有很多作家自觉为成长小说进行不懈的艺术实践,作家曹文轩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在成长小说领域,曹文轩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曹文轩秉承着“儿童文学承担着塑造未来民族性格的天职”这个理念,执着致力于成长小说的探究和创作。 论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苦难意识: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3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