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至明时期我国政府对南沙群岛的管辖
唐贞观元年,中央政府在海南岛设置崖州都督府,大约位于今琼山县附近,崖州都督府掌管崖州、振州、儋州军政之事,管辖南海诸岛。《旧唐书》记载“振州(今三亚),南至大海,东南至大海二十七里,西南至大海千里”[3]。以振州为轴心,向西南千里都是振州的管辖范围,到达今天越南顺化东海岸附近海域,从地理上可以推断出唐朝的管辖范围包括了南沙群岛。崖州都督府督率振州,南沙群岛亦属于崖州都督府的管辖范围。宋代学者赵汝适的《诸番志》这样描写崖州都督府:“唐贞观元年,析为崖、儋、振三州,隶岭南道。五年,分崖之琼山置郡,升万安县为州,今万安军是也。儋、振则今之吉阳昌化军是也。贞元五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外有洲,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4]说明自唐朝以来,南沙群岛就属于中国的管辖范围。自此,南沙群岛列入我国版图。
宋朝沿袭了唐朝对南沙群岛的管辖,设置广南道,分东西两路。《诸番志》这样记载:“今因之,至吉阳,乃海之极,亡复陆涂。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船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四郡凡四十一县,悉隶广南两路。”[5]这里的万里石塘,就是指南沙群岛。隶属于广南两路,置琼管安抚司,统领南海诸岛的军政,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为万安军管辖,并设置广南巡海水军,巡视各群岛,保护海道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派遣海军巡视南海诸岛,并不是单单的抵御外敌,文持海洋贸易的安全,还有显示主权的重要作用。因为南沙群岛的主要构造为珊瑚礁,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口稀少,再加上远离大陆,不可能在岛上建立行政机构,因此,派海军巡视便是当时中国政府宣示其主权的一种有效手段。
《诸番志序》记载:“暇日阅《诸蕃图》,在所谓石床(即石塘)、长沙之险、竺屿之限”[6],表明宋代已把疆域限定在交趾洋、竺屿(竺屿,古岛屿名,即今新加坡以北的奥尔岛)。根据韩振华先生的考证,这条界限正好把今中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确定在中国范围之内,与宋时“长沙”、“石塘”属于中国的事实是完全吻合的。《琼管志》是目前所知的记载南海诸岛最早的地方志,但已遗失,但在其他典籍中,有所体现。如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引用了《琼管志》中记载宋代疆域的历史资料。“吉阳,地多高山……其外则乌里苏密吉郎之州,而与占城相对,西则真腊、交趾,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上下渺茫,千里一色,舟舶往来,飞鸟附其颠颈而不惊”[7]。占城是今越南中部地区,真腊是今柬埔寨,交趾是今越南北部地区,而东边又到达了南沙群岛、西沙群岛,根据文中所提及地理方位可以看出出宋代疆域的管辖范围包括了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
宋代政府对南沙群岛的管理也为其他国家所承认,在当时外国的史籍中,也将南沙群岛列入我国版图。如阿拉伯人赛德记载“过昆仑岛北之群岛,有脑樟山无数。山在船舶赴中国之海,有属中国者”[8],这里的昆仑岛之北为中国海,而海中的山是中国今南沙群岛。清代学者徐松所著的《宋会要辑稿》中记载了真里富和占城使者来华,叙述其行程时,将南沙群岛称之为“石塘”、“万里石塘”。“石塘”、“万里石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南沙群岛的称呼,后被其他国家所引用,可以作为我国拥有南沙群岛管辖权的一个历史资料。 历史时期我国对南沙群岛行政管辖变迁述论(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