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读者》的成长期
1990年一1999年,为《读者》的成长期。这一时期《读者》开始注重杂志的文化底蕴,提出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办刊理念,加入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现实主义的生活化作品。同时,《读者》改进了营销策略,实行了多元化经营,逐渐向市场经营主体改变。从1994年起,《读者》开始刊登广告,杂志的盈收模式由单纯地依赖发行逐渐向发行与广告并重转变。这一时期,《读者》的发行量也开始节节攀升,发行量一举突破400万册, 跃居世界综合文化类期刊前10名之列。
1993年,因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版权纠纷,《读者文摘》正式更名为《读者》。
1995年,通过向人民群众征集刊徽,“绿色小蜜蜂”图案被确定为《读者》刊徽。
(四) 《读者》的拓展期
2000年以后,为《读者》的拓展期。面对国内外期刊市场的挑战,《读者》于2000年将刊物由月刊改为半月刊,这个举动导致了《读者》发行量同比去年上升了53.5%。在这一时期,《读者》还积极拓展延伸品牌资源,利用自身的品牌效应,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如扩版、创办子刊等。
2000年1月创办了《读者乡村版》,它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寄情土地,提倡民主、法制,关注农村富裕、富足;融知识、通俗、高尚、情感为一体。主要面向农村读者,以弘扬真、善、美为主要思想,为广大农民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以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为己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育人为上,寓教于乐,为新时期的乡村文化建设献计献策。
2001年11月创办了子刊《读者欣赏》(月刊),一本定位于高端读者的杂志。《读者欣赏》设有艺术人生、幽默、文化纪事、名作欣赏、图片珍闻、e网快讯、大师巨匠、现代艺术、探索与新知、摄影大师、时尚节拍等栏目。2002年9月,《读者欣赏》内容做了新的整合,共分为五大板块,分别为社会、艺术、自然、人生和资讯。
在杂志拓展期的《读者》除了提出“打造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以及“创办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的口号外,还大规模开展《读者》相关公益活动,例如在“非典”时期向卫生防疫部门捐助善款150万元等,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反响,成功树立了《读者》品牌良好正面的社会形象。
2005年,为顺应中国期刊市场化的发展要求,《读者》出版集团正式成立。2007年,《读者》杂志官方网站:www.duzhe.com 正式开通。2008年,《读者》实现利润达6800万元,其资产总额达到8.11亿元,入选中国最具价值的500个品牌,其品牌价值高达40.83 亿元,位列国内传媒行业杂志类第一位。
三、《读者》定位分析
“定位”理论,是由广告人艾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率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定位”就是对现有产品的创造性实践。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则认为“定位”就是对公司的产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从而使它能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占据一个独特位置的行为。“定位”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自身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即压倒、战胜市场中的竞争对手,抢占市场空间。 其关键就是要设法找出自己的产品较其他竞争者更具市场竞争优势的特性。作为一种现代营销原则与有效竞争手段,市场定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市场经济中的各个竞争领域,大众传媒业也不例外。本文将通过探析《读者》杂志的消费者分析,竞争者分析以及《读者》自身的定位来寻求《读者》杂志的成功之道。 《读者》运营营销策略研究(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4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