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抱朴,作者在书中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他从小到大所经受过的苦难,也是洼狸镇的苦难,他所背负的是常人不可承担的生命之重。许是幼年受到父母儒道良好传统文化教育,读罢全书,就会感受到隋抱朴身上散发的儒家传统精神,他正直、仁爱、谦卑、诚信、忠厚。从小经历过如此多的苦难,亲眼看见过那么多扭曲的人性,他的心灵并没有因此受到污染,而是一直担忧着全镇人民的生活,心怀大义。从小亲眼目睹洼狸镇在各种改革下苟且的存在着,所以他一直以来都在思考人民的生活和出路,思考怎样使人民摆脱苦难,从开始的《天问》到后来的《宣言》,都可以看出他思考的尽心尽力,和他沉实厚重极具包容性,不狭隘的心。隋抱朴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救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隋抱朴是作者的化身。作为当年首富,开明绅士隋迎之的大儿子,眼睁睁看着父亲为还债吐血累死,后母茴子死后还被人凌辱,他却无能为力。他每天晚上受尽各种折磨,他明明是洼狸镇的受害者。可是在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他都在为全镇人着想,一遍遍阅读《天问》和《宣言》,以此作为精神的寄托,寻求疗救的方法。他眼看着粉丝厂被赵多多抢走,心甘情愿守在老磨屋里,像一头犟牛,任谁也拉不出来。他的弟弟见素多次劝他去争夺粉丝厂,他总这样说:“一个人千万不能把过生活当成一个人的事情,那样为了自己就会去拼命,洼狸镇又会流血”。许多人一开始会觉得隋抱朴是懦弱的、缺少魄力的,事实证明他是一个正直稳重的男人,不然闹闹、小葵又怎会深深被他吸引呢!隋抱朴精通粉丝工业的生产技术,他从不吝啬自己的技术,一次又一次帮赵多多“扶缸”。就像他经常说的粉丝产业不是老隋家的,也不是赵多多的,它是洼狸镇人民的。隋抱朴身上完全没有小农民的狭隘意识。他虽然善良,但长期的苦难经历和身为老隋家人的原罪感,使他不停的反省自己,压抑自己,心理一直有着强烈地忏悔和矛盾情感。他父亲隋迎之在后半辈子终于醒悟隋家人一直在欠债,一直拖欠洼狸镇的人民。通过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隋迎之和隋抱朴已经认识到民族工商业的道路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也解救不了苦难中的农民。隋抱朴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也或许是父亲从小给他灌输的格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一直把所有的担子担在自己肩上。“《古船》虽然显示了很深沉的道德力量,但感情终于冲破了道德的樊篱。”[2]如雷雨之夜,抱朴和小葵的结合,但是长久以来,各种苦难造就了他性格上的自我压抑,如原罪意识般的自我忏悔、救赎。例如他和小葵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尤其是在小葵的丈夫李兆路死后,抱朴夜夜痛苦,总认为是自己害死了李兆路,心里内疚自责。当小葵守寡十年,独自带着孩子艰苦度日时,在蓖麻林里,小葵想在村人面前公开与抱朴的关系,而那一天抱朴不敢站起来,他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他被心里的自责深深的捆绑着。小葵脸上的两行清泪,表现了这个女人对抱朴的死心和绝望。当听说小葵要嫁给光棍汉跛四时,他内心的压力终于爆发出来,“雷又响了,让雷来劈了我吧!”这个善良之人身上的软弱和悲哀,都是他自我压抑的后果。“隋抱朴身上虽寄托着作者的理想,但显而易见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作者也并没有意图把他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君子形象。“作为高尚之人的典型,他却是‘高犬’而不‘全’式的人物,他有人性的弱点,他的隐忍近乎‘懦弱’。”[3]抱朴跟自己的弟弟承认自己的心病,就像他对见素说的:“我从很小就得了这病,愈来愈重,胆小怕事,从来不敢说出心里的话;有时正说着,有人大声对应一句,我又变得吞吞吐吐了;我不敢走到人多的热闹地方去,不敢大声说话。镇上出了什么事,追查起来,我老觉得是我做的。”他常常把自己包在壳里,默默的反思自己,反思人性。抱朴的“原罪意识”体现了民间的道义和情怀,他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以农民为主,才会对自己的家族产生真挚的忏悔。最后抱朴也变得越来越强大,他走出老磨屋,担任粉丝厂的总经理,也寄予了张炜的理想,对年轻人的希望,人道主义的胜利。民间道德是作者理解生活与评价人物的重要标准,而这种标准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在隋抱朴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论《古船》中人物形象蕴含的民间道德(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4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