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寒,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以其独特的讽刺和辛优尔的批判引起广泛关注。韩寒作品由最初的叛逆初现到后来的叛逆成熟,到现今叛逆反思,三个阶段代表作品《三重门》、《他的国》、《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让读者全面了解韩寒作品的意义。不可否认韩寒作品的成功,也不可忽视其作品的不足之处,三个问题包括文化缺失、模仿痕迹以及复写式创作。52325
毕业论文关键词:韩寒;叛逆风格;文化缺失
Abstract: Han Han, a writer representatives, its unique pungent satire and criticism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fter 80. Han work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rebellion rebellion now and later mature into today's rebellious reflection, works on behalf of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triple gate", "his country", "1988, I want to talk about the world" to give reader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meaning Han works. Han undeniable success of the work, can not be ignored inadequacies of their works, as well as two major problems include lack of cultural replication style creation.
Key words: Hanhan; personal independence of conduct,; lack of rebelliousstyle
引 言
韩寒,80后作家鲜有的一笔。1999年全国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他以一篇《杯中窥人》崭露头角,但直到其第一部小说《三重门》的问世,韩寒才真正走进人们的视线,其独特的讽刺和辛优尔的批判引起了文坛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至今已出版的小说包括《毒》、《一座城池》、《长安乱》、《光荣日》、《像少年啦飞驰》、《他的国》,《零下一度》、《杂的文》、《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等作品。韩寒的横空出世是独一无二的,其口无遮拦而又意义深远的讽刺艺术在社会上引起各界的争论,有人喜欢他的风格就会有人讨厌他的不羁,有一个词叫做“韩寒现象”就是讲了这种相互矛盾的两种评论,下面笔者将透过对韩寒的社会反思来研究其作品的特殊叛逆情感与其作品背后的缺失。
一、韩寒作品的叛逆
(一) 早期作品叛逆初现
1999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让人眼前一亮,2000年一部《三重门》的问世,至今仍有争论之处,方舟子打假韩寒一事就是针对这部作品。不得不说,韩寒自从成名的那一刻,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原因就是他不羁的文风,狂放的作品内容。其实不然,韩寒在自己早期作品中就已经流露出自己独特的不羁叛逆。在《韩寒五年文集》中有这样一段话:“刚进松江二中时,韩寒有时对老师不够敬重,一位老教师就用一个古老的故事来开导他,跟他说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的道理,谁知道韩寒向老师借来笔和纸,马上画了一幅画。画上是两个瓶,一个很大,但水装的满满的,另一个虽然只有半瓶水,但这个瓶很大很大,韩寒指着那个瓶说:‛我就是这个瓶’。”[1]韩寒的叛逆与生俱来,还是学生时代就与传统格格不入,当时的中国教育是传统的义务教育,韩寒作为一名初中生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也是其叛逆敢言的一个原因。这也为其第一部作品《三重门》以学生的角度剖析教育制度做了铺垫。
在《教师的问题》一文中,韩寒将矛头指向了教师“教师或者说学校经常犯的一个大错误就是孤立看不顺眼的。比如,有一人考试成绩很差,常常不及格,有的教师就经常以拖低班级平均分为名义,情不自禁发动其他学生鄙视他。并且经常做出一个学生犯错全班受罪的没有师德的事情。有的教师潜意识的目的就是要让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其他心智尚未健全的学生的排挤。如果不是这样,那这件事情就做得没有意义了。”[2]在韩寒眼里,教师的基本职责歪曲了,虽然惩罚学生情况在学校时有发生,但在他看来,这是对教师职业的不尊重,对学生的不尊重。文中还列举了诸多教师的问题:教师的水平高低、语文学科作文重视程度、数学教学的问题等各学科教育的问题,不一一阐述。在其初期代表作《三重门》中,对于老师这个角色的讽刺亦不遗余力。文中塑造的马德保是一个才疏学浅、死板不灵活、对学生不负责、好大喜功的老师形象。例如文中“林父摇摇头,说:‘这种人怎么可以去误人子弟,我跟他有过来往,他这个人又顽固又——嗨,根本不是一块教书的料。’”[3]不仅仅是对于教师职业,韩寒也将矛头指向了教育体制方面, “六盏红灯照亮我的前程”[4]以一个中学生生活讽刺着中国当代教育,韩寒再用自己的语言抨击这这层脆弱的墙纸,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社会现实,引人发醒的同时,也标志着韩寒叛逆标签的形成。之后的《一座城池》、《像少年啦飞驰》、《光荣日》等作品都是以青年人角度去写社会或者学校生活,这里不做过多叙述。 浅谈韩寒作品的特殊与不足: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5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