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浅要分析鲁迅在杂文这一文体的影响。鲁迅从事过多种题材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的就是他的杂文,他在杂文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最高的。而鲁迅先生在杂文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思想内容上的战斗性,数量众多充满战斗性的杂文鼓舞了当时的劳苦大众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革命大潮中。他的前期杂文主要是写对旧道德和封建专制主义专制的批判,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随着社会斗争的加剧,鲁迅也在杂文中增加了政治斗争的内容。而鲁迅的杂文的战斗性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严峻的社会的环境决定的。他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如体现他的战斗性的作品《论语一年》,针对国民在三十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指出:这种所谓幽默,不过“是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开怀一笑,收场大吉”。鲁迅杂文的另一特点是能够运用大量的采用讽刺手法来讽刺现实社会。如鲁迅的杂文《死亡》。作品将死亡后的魂魄脱离肉体后的遭遇来讽刺现实社会。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讽刺对象一是看客的麻木、冷漠。当“我”死后,过路人来到“我”的身边,停下脚步,但他们并不是关心“我”,而是看热闹。二是对社会冷漠的讽刺,比如“我”死在了那里,有人见到“我”横在那里很是不满,发出了责问:“怎么死在这里···.”第三是对现实社会中反动的文人和政客的讽刺。文人政客不仅对活人进行压榨,对死人也不放过。鲁迅先生在文中将他们比喻为苍蝇和蚊子,显示了他们吸取百姓骨血的嘴脸。这两种生物对死后的“我”进行吸榨,表达了对文人政客贪婪嘴脸的强烈的讽刺。鲁迅充分发挥了杂文的内容短小精悍但思想内涵内涵深刻的特点,对激励当时的社会斗争,有着重要作用。
鲁迅在小说这一重要文学体裁上也有深远影响。《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创作的主要小说集。他的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面貌的变化,内涵深刻,给人思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在鲁迅主要将社会和个人联系在一起,使他的小说充满了深刻性。比如《阿Q正传》中阿Q的命运和辛亥革命联系在一起。又如《头发的故事》和张勋复辟联系在一起。这些都表明社会下层百姓的悲剧正是来源于封建礼教等封建残余。其次鲁迅有很多写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小说,如《阿Q正传》、《孔乙己》、《月光》、《祝福》等。这些小说中刻画的都是一些下封建制度下不幸的形象。在这不幸中又包含鲁迅先生对农名阶级麻木性的批判,对他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矛盾心理。鲁迅的这种将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小说能够体现深刻的社会内涵,引起了其他作者的注意。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茶馆》就吸收了鲁迅的这个特点。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在语言和创作方法上也有重要贡献在语言上,鲁迅作品最突出的就是运用了成熟和现代性的白话文。鲁迅是第一位将白话文运用到小说创作中的人。他与一九一八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最后。一点是鲁迅深刻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鲁迅从事小说创作是为了改造国民麻木、看客心理的劣根性的。因此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通过将少年闰土和三十年后的闰土在容貌、性格变化、对“我”的称呼等做对比,表现出农村各种剥削阶层对百姓的剥削之深,和中国农村生活的日益恶化。再比如《呐喊》中的名作《阿Q正传》,阿Q是中国农民性格缺陷的集合体,具体表现为他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和他的精神胜利法等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对于刻画人物、反映现实具有重要作用,对其他作家有深远影响。其他作者中的作品中或多或少有鲁迅的影子,比如老舍《骆驼祥子》中有大量的下层人物形象:老马祖孙、小福子还有《茶馆》中的王利发形象等等。 浅论鲁迅对现代文学的影响(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5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