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言小说《四十一炮》体现了作家丰富的创作个性,这部小说多元化的叙事模式、鲜明化的对比手法和狂欢化的语言特色体现出作家深厚的艺术造诣。通过对这部小说的细读,分析其创作个性,探析莫言文学创作的艺术特点。
毕业论文关键词:《四十一炮》;叙事模式;对比手法;语言特色53550
Abstract: the embodiment of Mo Yan's novel the 41 gun writer rich writing style, this novel range of narrative mode, in sharp comparison of techniques and revelry of language features reflect the writer's deep artistic attainments.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this novel, analysing their artistic inpiduality, literary creati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n Mo Yan.
Keywords:“41 gun”;narrative mode;contrast;languege features
《四十一炮》是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莫言的一部经典作品,这本书以90年代农村改革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我父亲母亲的故事,诉说了农村改革下的种种现状,揭示了农村改革初期两种势力、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以及人性的裂变和道德伦理的错乱和迷茫。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具有乡土特点的民间口语,极富时代特色,以一个孩子的自我诉说,使得小说更加充满童年的天真和烂漫。人物是大和尚,地点是五通神庙。诉说人“我”凭借着我的幻觉和想象,描绘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肉孩”罗小通,神乎其神。这部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其实是对人类的阴暗面—对欲望的渴求的批判,情节生动,精彩不断!读完《四十一炮》,不得不佩服莫言的写作功力,这部小说的确称得上是大师级别的创作,用叙述的魔笔为单调枯燥的生活增资添色,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最终目标。
一、多元化的叙事模式
小说以主人公罗小通的叙述开始,中间穿插一个老和尚的传奇故事。罗小通诉说了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改革,诉说了他的童年生活,叙述了在农村改革大潮中正反两派势力的冲突和对峙,揭示了城市化给农村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侵蚀了农村人在是非标准和伦理道德上的思想观念。老和尚的传奇作为小说的一条副线,与主线交叉进行,使整部小说在实与虚的场景上不断变换,曲折离奇、扣人心弦,为我们呈现了真实的农村改革的历史画面。孙东在《怪才莫言》第10章中说:“生命、感觉和意象是莫言小说的三大支柱,支撑着莫言小说的叙述模式,使之幻化出缤纷的色彩。” [1]关于《四十一炮》,作者独特的叙事模式主要体现在叙述主体的转化、叙述视角的更迭、叙述结构的复合和叙述基调的对立上。
首先是叙述主体的转化。叙述主体随着作品的发展不断地变换,有时是作品的叙述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有时又是作者本人。这种叙述主体的转换现象,使得莫言的小说灵活多变、幻化莫测,也使他的小说内涵更加深刻。在《四十一炮》的叙述过程中,罗小通的激情演讲占据大部分篇幅,这大部分篇幅包含着罗小通的各种谎言,各种信口开河,各种疯狂想法,令人难以置信,亦真亦幻。这就是莫言创作的独特,信手拈来,随即而作,这就是莫言的独特手法,诉说一旦开始,就获得了一种自我推动力,自由向前,在这个过程中,诉说者逐渐变成诉说的工具,与其说是他在讲故事,不如说故事在讲他。两个叙事空间,两种叙事声音,叙事者和作者的分离,传统写作手法中夹杂后现代创作技术,是莫言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层面上拔高。
其次是叙述视角的更迭。在视角选择上,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叙事角度。莫言小说的叙述视角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整合性和多元性,正是众多的叙述视角整合交叠在一起,镶嵌在异乎寻常的情感背景墙上,才能够形成莫言笔下那个个异彩缤纷、奇幻瑰奇的荧屏。《四十一炮》的创作重拾了莫言惯用的“儿童视角”,罗小通这个身体长大,思想还没长大的孩子一直在诉说,对大和尚说,对他自己说,为的是祭奠未完成的童年。关于那个莫名其妙出现的与罗小通对话的大和尚,他只不过是炮孩子罗小通的一种蹩脚的创作,是他幻想中的“英雄”。在这部作品中,大和尚象征“色”,罗小通象征“食”,食与色代表着人性中的肉欲和色欲,食色相得益彰,主题鲜明了然。 试析莫言小说《四十一炮》的创作个性: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5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