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的逻辑思维必然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和逻辑思维扯上关系的必然也更加理性。张洁是通过反问的方法对已经描述的内容或者已经提出的问题重新设问,其实是在着重强调某个词或某个句子的言外之意,再作出言外之意的假设,从而再否定自己的这种假设。这看似矛盾的写法实则会让小说内容更加深刻,引领读者会句子的言外之意,也更能贴近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使小说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就像小说中金文茜与金文萱为了同一个男人激化矛盾时所描述的那样:
为什么老天“总是”让她们遭遇同一个男人?无论如何,今生今世,金文茜“再”也不会将她的意中人拱手相让给妹妹了。
怎么会“总是”?
又为什么是“再”?
难道她们前世就是姐妹,并未同一个男人较量过,最后她不得不将自己的意中人拱手相让给了金文萱?【2】(P55)
上引这段话,利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出反问,着重强调了“总是”“再”,渗透出金文茜、金文萱姐妹俩以前可能就因为同一个男人较量过,从而加剧了现在矛盾,也使姐妹之情在爱情面前的无力作出缓和。诸如此类的严密逻辑还有很多,如“什么叫再也不想当皇后了?难道她有过当皇后的难言之隐吗?”如此理性化的语言描述使叙事情节变得紧张,使读者更加小心翼翼地审视文本的情境和深层含义,体悟出多种情韵。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小说家的才智就是把一切肯定变成疑问,教读者把世界当成问题来理解。不发现当时未知的存在的小说,是不道德的小说。”【3】(P35)假设式的追问无疑是《知在》中的又一大特色了,假设是在原有描述事实的基础之上假定相反事实,引起读者思考,也起到强调作用,然而答案往往是否定的。这样的假设式反问一般用于小说人物的内心独白:
原来是让金文萱留下。那么她呢?她是留下还是继续上路?如果她没有拦截到这封信,而是金文萱收到这封信,结果会怎样?【4】(P58)
这是乔戈老爷给金文萱的信被姐姐金文茜拦截到的情景,姐姐不禁自问如果没有截到此信,结果会如何?毋庸置疑,结果自然千差万别,金文萱一定和乔戈老爷如愿以偿,私定终身,而金文茜一定沦落异乡,孤苦无依,甚至会惨死美国。正如苗红梅所说“张洁的小说十分注重人物精神内在平衡,而不太重视外在环境的展示的结果”。【5】(P154)这里便是用假设式的追问描绘出金文茜的内心独白,而不是隐藏或者忽略人物的内心想法,张洁将笔下的人物放在一个公平的位置,给予每一个人物公平呐喊的机会,试图达到一种精神平衡,张洁用这种手法表现独具特色,也显得更加理性化。
如果金文茜能够知道金文萱这一去便是沦落天涯,如果金文茜知道因为她的偷梁换柱,金文萱以及金文萱的后代才有了那样不同的人生,他还会这样得意吗?【6】(P98)
上段引用中,张洁是在给金文茜这个角色申诉的机会,她不想一棒子打死一个人物,让他们的角色永恒不变,坏人就是坏人,好人就永远是好人,而是带着辩证的思维看待每个人物,充分展现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坏人也是在一定的生活背景下无法选择而做的选择,绝非性本恶,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选择给别人带来恶果,或许他们会悔过。这便是张洁想通过金文茜这个人物告诉我们的。
二、铺排紧张的叙事情节
当《知在》的创作灵感来源要求这部小说是一部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空灵,虚幻,诡异,神秘的小说时,在作品穿插些紧张的叙事情节便成为必须。不仅是当代小说的审美情趣要求小说变得尽量简洁,更是张洁想要写好这部小说,小说情节由此变得尤为重要。而张洁善于在作品将若干个零散的片段联系起来叙述,它们看似毫无关联,却个个紧扣小说中心,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张洁在处理这些小片段时也有技巧,每个小片段都选取最吸引人的情景,并利用一系列文学手法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有趣,紧张。 张洁长篇小说《知在》智性书写与叙事的紧张(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6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