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者写水。曹文轩先生出生在有水乡之称的江苏,他住在大河的边上,那里有小溪流过沟渠的声音,吱吱呀呀的桨声。在所有水声的萦绕中,作者觉得自己的灵魂永远不会干涸,水浸润着他的性格脾气,人生观,还有美学情调。作者对水的感情,由此可见。《青铜葵花》必然是其中之一。作品一开篇便描写那样一个美好的水的世界。芦苇荡,大麦地,一个被水环绕着,诗与画一般的地方,水关注着也见证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水,穿梭着,流淌在整个故事的字里行间。爸爸劳动去了,无人陪伴的葵花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大河边了,因为那里是一个欢乐的、没有孤独与寂寞的世界。她置身于此,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与沙沙的风吹芦苇的声音,就像是流水和芦苇在低声的耳语,流水在芦苇间流动着,抚摸着,一副难舍难分的样子;她看着流动的水,那一圈圈的波纹和激荡起的浪花,看各式各样的的船在她的胸膛上缓缓地远去;看中午的阳光将她的身体妆点成了金色,傍晚的夕阳在她的脸上涂上了胭脂,放佛是醉了一般;鱼儿从水中跃起,在绿波上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又扑通一声跌落下去......这样一个空灵的情境里,一切似乎都变得美好无比,连孤独也暂时被忘却。
因对大麦地那边的事物充满新奇之感,葵花便坐上船随水流而来,环顾四周,好奇而又害怕。是水带着葵花,让她与青铜相识,爸爸嘴里那个与她夭折的哥哥相似的青铜。青铜给了她一种哥哥般的安全感,并且救起了她,两人从此结缘。后来,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下雨天穿着蓑衣在田间捉鱼,在大河边采芦花,挖芦根充饥。最后,葵花被接了回去,当青铜从外面回来时,他只看到,在大河尽头,早已离开的白轮船都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白点儿。离别的痛苦突然而又猛烈地倾噬着他,然而青铜没有哭,更没有闹,他只是整天的发呆。从此,不管是灼日曝晒还是风雨交加,甚至在晚上,他也会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大草垛上,望着葵花回去的那个地方,守望着、期待着妹妹的归来。
水贯穿于青铜和葵花之间,可以说水就是他们关系的纽带。河水带来了葵花,却也又送走了她。自始至终,水这样一个角色贯穿于故事之中,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水,带来苦难,同时也净化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坚强。那个深夜,芦苇荡着火了,匆忙逃命的人们,有的不幸淹死在水中,青铜也在那个夜晚之后变成了哑巴。葵花的爸爸不幸落水而亡。暴风雨让人猝不及防,整个世界变得面目全非,到处是枯枝残叶,断壁残垣。当一家人返回寻找废墟寻找还能用的东西时,青铜和葵花不为悲伤所动,因在水中捕捉到一条大鱼而高兴半天,在水中又蹦又跳,激起一团团水花。这并不是孩子们年幼无知,而是他们的真情流露,在灾难面前没有被其打倒,而是用最纯洁的本性坦然对之。大人们也被这种真情的流露所感染,憧憬生活的希望与美好。大水过后,为了能够盖新房,青铜随爸爸远赴外地的百里草滩割茅草,一家人省吃俭用,相濡以沫,在共同努力之下终于盖成了被大麦地人所瞩目的“金屋”。水破坏了一切,同样也带来了新生,在苦难之中,人们没有自怨自艾,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则是人们坚韧的本质,感人的温情。水,变成了一种净化人心的力量,大水带动着生命的流动与奔腾,使人们更加有了生活的动力,让人们更加坚强,水里所倒映着的,正是人们乐观而不屈的姿态。
其次,作者写牛。牛,对农村人的作用之大可想而知,显而易见。正如牛将死之前,青铜爸爸所说的;“我们家的人,对不住你。这些年,就知道让你干活了。春天耕地,夏天驮水,秋天拉石磙,冬天里也常常不让你闲着。我还用鞭子打过你......”。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青铜一家人对牛的珍惜,热爱。然而,牛对青铜一家人却是毫无怨言,它觉得自己足够幸运,足够幸福了。这一家人为它做的点点滴滴它都铭记在心,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头牛莫过于自己。可以说,青铜一家人完全将它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对待。 论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艺术美(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6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