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时的藩镇问题柳宗元在很多著作中都有记载。在《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中柳宗元分析了唐朝“以藩制藩”的政策,并指出“以藩治藩”只会导致各个藩镇的力量不断变大。文章中提到“谈者谓大梁多悍将劲卒,亟就滑乱。而未尝底宁,控制之术难乎中道。盖以将骄卒暴,则近忧且至,非所以和众而又民也;将诛卒削,则外虞实生,非所以扞城而固圉也。是宜慰荐煦谕,纳为腹心,然后威怀之道备……”藩镇的管理要将其“纳为腹心,然后威怀之道备”,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稳定,才能够加强中央集权。在写《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的同年,柳宗元又写了一篇有关处理藩镇的文章——《辩侵伐论》。贞元末年,彰武军叛乱,朝廷一开始希望不战而和,并没有讨伐彰武军。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局面已无法控制,朝廷才决定讨伐彰武军。但是由于宦官监军,导致效率低下,往往错失先机,屡战屡败。柳宗元针对这种情况写了这篇《辩侵伐论》。文章中指出“然后校德而后举,量力而后会,备三有余而以用其人。一曰义有余,二曰人力有余,三曰货食有余”柳宗元强调朝廷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藩镇割据采取坚决镇压的的态度,同时用道义,人力,物力几方面的优势来控制藩镇,削弱藩镇。
二、“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批判唐政,提倡民本
柳宗元认为秦亡“失之在政,不在于制”。所谓的“政”即是指政策、政令、施政方针等,孔子在《论语》第二篇《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把政和德联系到一起。根据《论语颜渊》记载,季康子问孔子何为“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文王发政施仁”。《荀子王制》:“夫是之谓天德,是王者之政也”,“故君子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荀子富国》:“夫是之谓以政裕民”。废分封,行郡县是秦统一全国的关键措施,秦朝以后的历代政治家,一直争论分封制和郡县制度的得失利弊,更有人将秦二世而亡归罪于郡县制。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不数载而天下大坏”的原因是“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这不仅是对秦政的批判,而更侧重于对“唐政”的批判。
柳宗元的中央集权政制思想(4):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6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