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比较《红处方》与《浮士德》的异同(3)

时间:2021-08-25 21:29来源:毕业论文
(四)两部作品都对善恶进行了辩证的思考 《红处方》与《浮士德》同样都是以人的欲望为对象来书写作品,浮士德对立的形象梅菲斯特,作为完全对立

(四)两部作品都对善恶进行了辩证的思考

《红处方》与《浮士德》同样都是以人的欲望为对象来书写作品,浮士德对立的形象梅菲斯特,作为完全对立的存在,似乎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人物。但歌德这样说:“梅菲斯特是个过于消极的魔鬼,而魔性的东西却表现为一种完全积极的活力。” [1](p235)  而且黑格尔认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梅菲斯特是作恶造善为一体的力量,真正的恶源于人性。可以说,梅菲斯特和浮士德是辩证统一的统一体。梅菲斯特代表着人性中一切欲望的渴求,不安现状,“否定的灵魂”充满力量,追求享受,这是推动人自身向前发展的因素,也是人需要理性控制的因素,梅菲斯特就像是海洛因,诱惑我们自甘堕落,沉沦肉欲继而灭杀灵魂。《红处方》中也有对善恶辩证的思考,简方宁说:“这不是它的罪恶,如果利用得好,它会造福的……有什么理由恨一株植物呢……滥用吗啡,是人类自己的误区,不必嫁祸于某种天然植物。”[2](p88)因此,无论是《浮士德》还是《红处方》,批判的都不是作恶的魔鬼或者给予人虚假快乐的海洛因,而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欲望的膨胀、理性丢失和道德沦丧。论人性善恶是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主题,孔子曾说性本善、荀子说性本恶,其实纵观两部作品,其表达出来的都是善恶本一体、对立统一的思想。浮士德可以让梅菲斯特帮他建造人间自由的疆土这是做善,而毒品可以被用来作减轻人类痛苦的药品,“药”与“毒”一字之差,只是在于用的人。古话说:“是药三分毒”,药与毒本就相生相克,不能仅仅用药或者毒来简单地概括,恶与善同样也是。恶是源于人动物本性的,欲望往往是恶的原动力,而善是社会性的,人只有在与人接触的社会生活中才会激发善,恶是善的推动力。恶源于人,是欲望激发了他们膨胀和显露本色。所以说无论是浮士德还是梅菲斯特,都是人自身人性的挖掘和袒露,企图通过这样的自我解剖得到一个人性的共同点。

二、《红处方》与《浮士德》的不同之处

《红处方》与《浮士德》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更有具体的不同。两者塑造人物的形象在作品中的意义不同、主要矛盾冲突的侧重不同、主题思想的内涵不同。

(一)两部作品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意义不同

1.反面人物梅菲斯特与庄羽的形象意义不同

反面人物梅菲斯特在《浮士德》中是象征、寓意型的形象,在现实社会是玩世不恭的虚无zhuyi典型,是欲望的化身,恶的代表。正如他自己所说:“否定的灵魂……所谓的恶正是我的本性。” [3](p69)作为象征、寓意型的形象,梅菲斯特诙谐滑稽、逢场作戏、厚颜无耻,是构成浮士德分裂人格的一部分,也是作为浮士德的对立面的形象,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梅菲斯特直白的道出人类是贪婪和永不满足的,而他又设计让浮士德走上这种堕落的道路,在浮士德历经五次追求失败的过程中,在浮士德内心的恶的本性皆被聚焦在梅菲斯特身上,透过梅菲斯特来放大体现。所以这里分析梅菲斯特在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分析浮士德人性中恶的一面。梅菲斯特不仅是作为浮士德恶的一面存在,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力。梅菲斯特的出场是与上帝打赌要将梅菲斯特引入魔路,这个赌约既是和上帝约定的,那么梅菲斯特诱惑浮士德也是被上帝允许的,在作品中,梅菲斯特以金钱、名利、爱情等人性渴望的欲望来引诱浮士德,却在客观上促使浮士德摆脱了对这些俗世欲望的沉迷,进而追求灵魂的崇高,生命的价值。所以如果梅菲斯特是恶的象征,那么这里的梅菲斯特与至善的象征上帝是对立统一的,因为上帝的允许,魔鬼开始作恶,而梅菲斯特在引诱浮士德的过程中却客观上推动了浮士德精神探索,克服“恶”的引诱,最终向至善的上帝靠近。梅菲斯特的恶客观上是辩证统一的,既作恶也造善。所以,梅菲斯特是集作恶造善于一体的,这是梅菲斯特“恶”的两重性体现,他是辩证的形象。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比较《红处方》与《浮士德》的异同(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091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