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济慈疼痛的爱情(3)

时间:2021-09-12 20:33来源:毕业论文
这种死亡的气息渐渐逼近诗人他对芳妮说:进城去吧,别让我在留住你对你的这种囚禁有可能是遥遥无期的。我不能够说把我忘了吧但我会说世上也有不可

这种死亡的气息渐渐逼近诗人他对芳妮说:“进城去吧,别让我在留住你——对你的这种囚禁有可能是遥遥无期的。……我不能够说把我忘了吧——但我会说世上也有不可能的事情发生。”有想解除婚约之意,可见济慈不想拖累芳妮,又苦于她难过又给她写信中:“我怎么可能希望自己忘了你?我怎么会说这种事情?看到自己落到这种不稳定的健康状态之中,我能想到最远的事情就是为了你而尽力忘记你。我会受得住这,就像我会忍受死亡一样,倘若命运如此安排的话。”[2](P468)

二、济慈疼痛爱情观的成因

(一)济慈的心理和童年经历分析

    济慈疼痛的爱情的根源来于他自己,这个疼痛是深入骨髓的、痛心的、解不开的。而弗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种疼痛的来源和产生。 

    弗洛伊德认为爱源于性,讲爱情当然离不了“俄狄浦斯情结”。这种情结在人类个体心理成长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整个儿童的成长过程,一直到他们长大成人。在《性学三论》中他认为在性满足的初步与营养吸收相联系的时期里,婴幼儿的性本能在其身体之外有一个以其母亲乳房形象呈现的对象。于是他得出了结论孩子吮吸母亲乳房是爱的各种关系的原型。他总结了一句话:“由此出发,所有的发现都是再发现。”[3](P154) 正因如此,从幼儿时便济慈便倾注了对母亲与生俱来的这种特殊的情感。

    在慢慢的成长过程中,弗洛伊德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性爱对象,男生的性爱对象是他们的母亲,女孩的则是她们的父亲。弗洛伊德认为,凡是梦到游泳、洗澡的情景,梦的寓意就是对母亲子宫怀念。从显性角度来谈,人不可能记得自己处在母亲子宫的情景。但是弗洛伊德认为这种记忆是潜移默化的,对于每个孩子、尤其是男童更加显著,他们都渴望再次得到在母亲子宫里的那种呵护和关爱。伴随着成长男童对母亲的依恋是渴望回到母亲子宫时的百般呵护,隐形中与父亲存在了无形的斗争,“母亲只容许父亲和她有性交的特权,而不许他,在他看来这是不忠的行为。”[3](P127)而女童对父亲的依恋则是渴望得到父亲对母亲般的深爱,这也就是应了大多男女生在找结婚对象的时候会不自觉的以自己的父母为参考标准,找个母亲一样的妻子,父亲一样的丈夫。所以我们的诗人济慈对芳妮的一见倾心也就受此影响,芳妮不是最漂亮的,最温柔的,但她的性格和感觉却是像极了济慈的母亲的,由以上理论便能理解为什么济慈偏偏钟爱于芳妮了。但是父母不能每时每刻和孩子在一起。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接触外面的世界和人来转移这种情感。

    一个青年人度过孩童的“疑惑”与“自封”状态的方式就是移情。通过移情,儿子将自己对妈妈的爱、女儿把自己对爸爸的爱,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借此来代替之前对爸妈存在的那种天生以来的爱。这才算是情感发育成熟的标志。济慈对芳妮的感情便是这样,他希望芳妮只对他一个人好,他嫉妒芳妮和别的异性有过多的亲密接触。这样的爱情是稳定而持久的。因为他(她)对方都像爱父亲或母亲一样,这种爱很持久。由此,文明社会实现了对性爱力量的理性控制,达到了道德与伦理的平衡。弗洛伊德的爱情观同时也在告诉我们,母亲在男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她不仅是给他爱的源泉,更是可以启发他以后人生的关键。但是济慈的母亲却让济慈在成长中丧失了这份爱,由于这份爱的在济慈的心中埋下了隐患,让济慈在以后对待爱情是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正是这种情结让济慈从小就对母亲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潜藏的爱,同样也正是这种潜藏的爱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痛苦。 文献综述                                                                                                              论济慈疼痛的爱情(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16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