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局的改变。
动荡不安的时局使农民穷困潦倒,纷纷揭竿起义,极大的冲击了荀彧所处的世族家庭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为了结束这种局面,同时也为了生存并施展自己的才华,荀彧不得不寻找一个能够帮助自己成就宏愿的人,但是在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动乱岁月里,想要寻找到一个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的明主十分不易。荀彧以前曾为袁绍出谋献策,但在公元190年关东诸侯讨伐董卓一事上,袁绍放任汉献帝不管,利用自己的名望和威力,带头和关东诸将商量协议拥立新主来获取更大的政治资源。袁绍表现出的对汉室的不忠与荀彧拥刘扶汉、济困救民的雄心不相吻合,甚至是南辕北辙,因此让荀彧知道了袁绍并非是他的明主。
在初平二年,头脑冷静、洞察世事的荀彧投奔到了曹孟德帐下,当时的曹操还只是一个占据以东郡为中心的小片区域的并且兵力薄弱的奋武将军。因为“此特求贤之急时”。但是他的这种依附性却使自己失去了自主权,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他只能作为一种附属存在,被曹操控制,一旦献策失误或计策不被采纳则很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就像田丰在袁绍向南方进军时献策,袁绍不但没有采纳反而“以为沮众,械系之。”并囚禁了田丰,后来袁绍战败便将田丰处死。
由此可见谋士的生死决定权并不在自己手中。荀彧“佐魏武而兴亡,举贤用能训卒居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敌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而曹操本人也承认:“天下功业,彧之功业。”虽然曹操对他的评价有溢美的成分,但是的确说出了荀彧在曹操智囊团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及阻董昭之议,以致非命,岂数也乎!”尽管曹操听取了荀彧的许多建议,但在曹操心中
自己依然是凌驾于荀彧之上的主人般的存在,荀彧只能是自己的下属。所以荀彧并没有得到曹操的绝对信任,他只能听命于曹操并且绝对顺从于他。所以当荀彧在曹操加九锡时出言反对后,曹操赐给了他一个空食盒,致使荀彧自杀而死。
(三)曹操的性格因素
曹操的狡猾奸诈与生性多疑形成了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观念,其中最显著的则是误杀吕伯奢一家了。曹操刺杀董卓没有成功,在逃亡的时候和陈宫一起借住在曹嵩的老友吕伯奢家中。吕伯奢为了招待二人特地去买酒,曹操在无意中听到了磨AAA
刀声,于是说道“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但是听到的却是“缚而
杀之,何如?”于是曹操便残忍地杀了吕家一家八口。在和陈宫一起逃跑的过程中,
遇到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又骗而杀之,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的这种处事观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很多忠心耿耿的谋士都因此而丧命:孔融被诛杀、华佗被刺死、崔琰被赐死、毛吤被罢免…令人为之不免心痛。而荀
彧被赐空食盒也与曹操的这种性格有关,心胸狭隘的曹操在荀彧反对了他加封九锡后,认为荀彧对他不义,曹操认为自己给了荀彧名望与地位,让他衣食无忧受人尊敬,荀彧却在关键时刻非但不助自己一臂之力反而想阻碍自己的称王大业,触犯了自己的利益,阻碍了自己前进的步伐,所以纵然荀彧德高望重立功无数,曹操却丝毫没有为之心软。“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辙留彧。”所以曹操的这种性格造成了他对荀彧的自杀。
荀彧的悲剧人生及其启示(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