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徐则臣是一位70后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可分为三个系列:“花街”系列(也叫“故乡”系列)、“京漂”系列和“谜团”系列。“花街”系列小说因其对淳朴乡村的表述而呈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徐则臣以浓郁的苏北地方风情、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对悲剧意识与理想zhuyi色彩的思考成就了他所创作的“花街”系列小说。73184
毕业论文关键词:徐则臣;花街;乡土;理想zhuyi;出走;“70后”
Abstract:Xu Zechen after a 70-writer, his novels can be pided into three series: "Flower Street" series (also called "home" series), "Beijing drift" series and "mystery" series。 "Flower" series of novels because of the simple r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howing a rich local color, it is unique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Xu Zechen in northern Jiangsu rich local customs, as well a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aracters Reflections on the tragedy consciousness and idealism of his achievements is the author of "Flower" series of novels。
Keywords: Xu Zechen; Terrace; Native; Idealism; Away; "After 70"
徐则臣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大学就读于淮阴师范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他在苏北地区生活了二十几年,对这片土地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所以在他的小说中到处可见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描写,比如“花街”、“古运河”、“石码头”等等。“花街”只是徐则臣在淮安工作时路经的一条小路,如今也就只有二十多米长,但在徐则臣的笔下却将它不断延伸,成为一个广阔的世界。虽然说徐则臣的“花街”正在成为整个世界,但这个世界似乎更多的是苏北地方的缩影,有着浓烈的地方特色。在这个小街延伸的世界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牵引着故事的发展,但我认为看徐则臣的小说不仅仅是看情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人物内心的解读。徐则臣“花街”系列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为青少年或者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这个年纪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迷茫。对未来的未知和好奇促使他们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这也就形成了故事情节,而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则更能看清每个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徐则臣说:“我倾向于写‘有我’的小说,即使这小说写的是几百年前的,也要有‘我’。把我的理解、感受和经验注入进去,人物要与我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我希望我的小说是我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人的。”[1](p84)所以当我们在解读人物内心时也是在了解作者。
当然,徐则臣作为一个“70后”的作家,写作素材相对较少,因此也会遇到这个年代作家写作时的难处。“共同的生活场景,共同的美学理想,共同的生活感受,共同的以个人写作为名的经验的重叠充斥在70后作家作品中,对于日常的反复书写和日常美学的反复讴歌正在不断地吞蚀者文学作品中本来应该有的异质声音。原本被指望在而立之年成长为中国文坛中坚力量的一代作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难局。”[2](p64)造成这种难局的因素有很多,最关键的一点是“70后”作家缺少历史大事件,相较于六十年代的作家,“70后”作家能够发现的写作素材少之又少,因此也只能多加关注平凡中的美学,因此在很多“70后”作家作品中都能看见别人作品的影子,但徐则臣认为有问题不见得就是坏事,他认为70后在精神层面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这样也并不见得就是多不好的事情,与之相反的,他却说:“这样也好,精神上的问题越大,文学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1](p79)“一群急需信仰却又找不到信仰的人”就是徐则臣笔下那些出走又回归又出走的年轻人。 徐则臣花街系列小说论: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