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秘书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其选拔始终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伴随着选拔制度的趋于完善,其中清代秘书选拔制度尤为值得借鉴,本文试从中央秘书人员和私家秘书两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当代秘书选拔制度的改革和推行有一定的启示意义。74831
毕业论文关键词:清代;秘书;选拔制度
Abstract: Secretary in our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 its selection is always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generations of the ruling class, with the perfect of the selection system, secretary selection system in the qing dynasty is worthy of reference, this article tri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ecretarial staff and private secretary, hope for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contemporary secretary selection and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Qing dynasty;secretary;the system of select
我国古代从事秘书性质工作的人一般被称为“史”,例如春秋时期的“太史”,主要职责是掌起草文书,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图书典籍、天文历法以及祭祀大事。“秘书”一词真正出现是在东汉时期,指的是朝廷秘密机要的文件,是为物名而非官名。到了东汉末期,“秘书”作为官职设立,负责图书的收藏,机要文件的保管。之后伴随着国家政务体系的完善,古代秘书的职能不断扩大,引起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因而对秘书工作者的甄选标准也趋于严格,从业务能力到品行操守,秘书选拔制度在调整与变化,改革与发展中臻于完善,其中清代秘书选拔制度尤为值得借鉴。
一 清代中央秘书机构人员的选拔制度论文网
清入关之前的中央秘书机构是文馆,《清史稿》中有记载;“初,天聪二年,建文馆,命儒臣分值。若文馆则备顾问,司薄稽,掌制诏,记起居,任撰拟也”文馆内官员主要掌管诏书拟定、记录皇帝起居等秘书性工作。
天聪十年,文馆更名为内三院,《东华录》中这样记载:
一名内国史院,记上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凡用兵行政,六部所办事宜,外国所上奏章,俱令编为史册;并撰修历代祖宗实录,拟郊天告庙祝文,功臣诰命,诸贝勒册文。一名内秘书院,撰与外国书及上赐敕书,并谕祭文,录各衙门奏疏及词状。一名内弘文院,注释古今政事得失,进讲御前;侍讲皇子,并教诸王,颁性制度。
此时,中央秘书处的职能细分,但负责的还是单纯的文书处理事务。
康熙九年,内三院正式更名为内阁,最终成为定制。清朝的内阁制度沿袭明朝,《清史稿》卷114中对内阁职能这样描述:“钧国政,赞诏命,厘宪典,议大礼、大政,裁酌可否入告”[1],可见内阁职掌不断扩大,参与到朝廷政事之中。内阁大学士也沿袭明制,拥有票拟权,但是大小政事必须一一向皇帝禀报侯其裁决,因此皇帝亲自裁决内外大政,内阁的权力也越来越低,成为一个只听命于皇帝的秘书机构。
雍正七年,清朝与准噶尔部作战,皇帝认为军报往返频繁,内阁又与养心殿距离较远,出于担心军情泄露和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雍正帝“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来又改称为军机处。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传达机密军事情报,而后随着其职能的正规化,军机大臣当面聆听皇帝旨意,草拟文书,廷寄上谕,即可不经过内阁审核,将文书传达给当事官员,内阁渐渐开始沦为名义上的最高政务机构,只处理例行事务,而军机处则代替其办理一切机密大政,并且此后一百八十年都是纯属于皇帝的中央秘书处。[2]
清代的中央秘书机构经历了由文馆到内三院到内阁的更名,后又新增军机处,根本目的是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皇帝专权。清代统治者吸取了明朝内阁的经验和教训,有效控制了中央秘书部门越权的问题,同时又给予秘书部门一定的职掌权力,使其功能更全,尤其是被皇帝牢牢控制的军机处,制度紧密,人员精干,办事效率极高,因此在军机处人员的选拔上有着一定的要求。 清代秘书选拔制度研究: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