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语文的活动还一定要围绕“动”来展开。有些课看起来是围绕语言文字的活动而展开的,但实际上却是僵硬的,静止的。听说读写认的活动没有一样是不要动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活动既要有老师教授引导的“动”,也要有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对于“动”的具体解释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就是要对学生包括语言认知及文字运用都有具体清晰的要求,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我们常常看到在有些课堂上,教师也的确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自我感知课文内容;也有概括文章大意;还有读完课文后思考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可是具体怎么读、说和概括全不清楚。像《背影》中,老师让学生从父亲的角度,找出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爱,如果没有老师引导的从父亲的角度来观察,学生则可能无从着手,这儿找一处,那儿找一处。由此可见,老师引导教授的“动”很重要。
所谓“动”,还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尤其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即自我体验,自我思考,自我监控和自我完善的流动过程。流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经历问题思考、提升语言能力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也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可能会经历曲折和失败。现在有些课堂,学生“动”的过程是老师一说,学生就记,这样的教学是没有过程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许压根不明白词语的含义,语句的意思,只需任务性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抄写朗读背诵作业等,导致一知半解。这样的语言文字活动都是没有真正以语言文字为基础,都是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只有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动”的过程,才能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就像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同样的,我们也要看到,本色语文的理性回归并不是只强调关注识字写字读书等语言表层的方面。如果一味地进行抄写朗读背诵等重复又枯燥的活动,也是我们不欢迎和不提倡的。自古以来,人类都是通过语言文字人来进行交际活动和信息传播的,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只有牢牢把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并以此来教学,才能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文字;才能由此进行对文本的解读和人文的感悟。文献综述
三 回归文本的解读,把握主体
著名教育家、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用“虚、闹、杂、碎、偏”一语道破了当今语文教学中的问题。[3]新课程改革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中普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活跃度,注重促进自主性与合作性学习,拓宽了学生个性阅读与多元解读的空间。但是,课堂教学中形式zhuyi现象比较严重。如:过分强调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张扬,提出大语文教育观,可大而泛的语文教育让老师无法面面俱到,更让学生学得云里雾里;重视探究性学习,却变成了艰深偏激的“钻牛角尖”。以上现象中,语文文本都被过度拔高,过度扩充。
回归理性的本色语文是务实的,不浮躁的,不搞花架子的。现代教学语文课在教学手段上越来越多地依赖多媒体设备,教学手段现代化了,却已大多演变成了教师操作ppt的技能竞赛,炫技和噱头占领上风。通过一幅幅图片和特殊的音效将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ppt,变成了声像满堂的观赏课。如,教学《岳阳楼记》就是遍览各处名胜古迹的旅程;教学《水调歌头》就成了乐曲欣赏、学唱的音乐课;教学《奇妙的克隆》,还要让学生搜集现代的克隆技术的发展情况。诚然,这样的设计与我们所要上的文本没有直接的联系。 “泛语文”的教学正一步一步地把语文教学带向边缘化,语文课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其他活动上,“丰富”的语文课堂和“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语文课的语文韵味在哪儿?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本色语文的理性回归(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6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