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僻贫穷的农村
黄桷坪是潘巧巧生活的背景,贫穷偏远是黄桷坪最大的特点。因此生活在这环境中的人们渴望着富裕和权力,变得忽视友情、爱情甚至亲情,成为了一个冷漠拜金的社会。“背景可以是庞大的决定力量,环境被视为某种物质的或社会的原因,个人对它是很少有控制力量的。”[2]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之前的确有了很大进步,然而带来的问题也十分明显,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地区的贫富差距加大。而贫富的差距也导致了教育、医疗、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别。富的地方,虽然工作辛苦,但是工资水平却远远超过贫穷的地方,而且生活在那里所接触到的事物永远是那么新奇光鲜;穷的地方,整天只能做做农活,消息闭塞,连电视机都看不上。前者就是巧巧日思夜想的深圳,而后者则是她真实所处的牢笼。巧巧所生活的黄桷坪,就是这样一个穷乡僻壤。人口不多,但是原始的劳动力仍无法满足家里几口人的生活需要。巧巧读到五年级就辍学回家,帮助干农活来减轻家庭的负担。村子里大多数女孩也都是同样的遭遇。有些女孩选择辍学进城去打工,他们父母从不会为自己女儿不见踪影而感到担心焦急,在黄桷坪里亲情几乎都要消失殆尽了。文中提到了四海婶的两个女儿也不见了,“混得好混得孬,四海婶一字不提。”[3]这句话揭示出在黄桷坪女孩出去打工赚钱的普遍性,以及女孩们的父母对女孩命运的漠视和麻木不仁。离开黄桷坪的女孩,她们的父母除了接收一下她们的汇款单,其他时间就当是没有生出过他们一样。在这样一个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生活在农村的年轻女孩就像是一个商品,成为了她们父母与金钱的兑换券。幸运的女孩离开家乡后可以在大城市找到一份有薪水的工作,当然也有不幸的女孩被拐卖到更闭塞的山村里嫁人生子,父母甚至还觉得这样才是完成使命的表现。于是在这样封闭的环境,无论是二十多岁的女孩或者已是古稀的老人,都对大城市繁华的世界充满向往。当他们见到从大城市里来的脖子戴黄金项链,手上戴手镯的曾娘时,把她称为财富的代名词,却不知道她人贩子的真实身份。这个就是潘巧巧生活的一个冷漠而拜金的社会,受到这种落后思想影响的巧巧,一直渴望着能走出家乡,所以曾娘用一千块钱轻而易举地从巧巧妈身边带走了巧巧,然而走出去后多舛而坎坷的现实,使她一步步踏上了不归路。
论《谁家有女初长成》中的女性悲剧命运(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9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