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方少数民族核心区东移的原因
(一)地理环境的显著不同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在这的宽广的土地上,同样也存在着不相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我国领土北起黑龙江,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个纬度。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优尔个热量带,其中又以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面积最广,这是决定我们气候类型气候多样性和气候变迁的基本因素。气候由南而北,依次渐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现。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上农牧分区和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峙,两种经济、两个民族即相互和平交往又相互兵戈以待的局面。同样在中国古代社会,这种差异性明显地表现为农耕区域和畜牧区域的划分。从战国至秦汉,由于农耕技术的进步,广大面积的土地被开发被利用。黄河流域从此确立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形式,而北方广阔的草原地区仍然是从事着传统的畜牧业。于是出现了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的划分。从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对全国区域地理的划分大致可看出:战国到西汉初年,自今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向东北经陕北,陇东泾、渭、北洛河上游,晋西北山陕峡谷流域南缘龙门山,又东北沿着吕梁山、恒山,接燕秦长城至今辽宁境内,存在着一条自然地农牧业区分界线。在此线以北的气候相对比较干旱、寒冷,农业生产条件很差,因此以畜牧业为主;而此线以南的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不错,同时开发相对较早,因此以农业生产为主。 由于气候环境及地理条件产生的诸多差异,中原地区发达的经济、相对富饶的城市,对于游牧民族历来都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目标。历经战国秦汉时期至今,西北少数民族时常对中原地区进行劫掠,势力强大的时候甚至会大规模的侵占边境城邑,对中原地区的政治统治构成较严重的威胁。因此战国时期秦国、燕国、赵国等西北边境诸国都修筑长城以抵御他们的侵扰。在秦始皇统一优尔国后,又在原来各国长城的基础之上,修筑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以防御西北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汉初时期国力十分薄弱,而活跃在西北边境的匈奴的实力很强大,汉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采取“和亲”的政策以同他们达成妥协。直到汉武帝的时候,国力渐渐强盛,才开始予以反击。总体来看,当中原王朝实力强盛时,西北少数民族不敢直接出击,而中原王朝一旦势衰,西北少数民族便会趁势南下将他们的势力范围东移。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对北方少数民族东移的影响
从竺可桢、任振球、汪子春、高建国等人的研究结果可以知道,在过去两千年里,中国气候经历了近10次较大的变化。大体而言,秦和西汉是气候温暖时期,气温较今日高,因此亚热带植物的北界也比今日朝北较多。自公元之初(也就是两汉之际)起,气候开始出现变寒的趋势,到东汉末已经比现在寒冷。到3世纪后期,寒冷达到顶点,年平均温度比今日要低1-2摄氏度。这种寒冷气候一直持续了下来,直到6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变暖。到了7世纪中叶,气候已明显变暖,年平均温度也高于今日。然而从10世纪开始,气候又趋于变冷,并在12世纪达到顶峰。13世纪初期和中期曾有一个温暖时期,但好景不长,因此14世纪的气温不仅低于今日,而且也低于13世纪。15世纪初以后,出现过两个温暖时期(1550-1600年和1720-1830年)和3个寒冷时期(1470 -1520年,1620-1720年和1840-1890年)。大体而言,16世纪和18世纪可算温暖时期,而17和19世纪则为寒冷时期(其中又以17世纪为最冷, 冬季平均温度比今日要低2摄氏度)。这个变化大势,与北半球其他许多地方的记录也是相一致的。从降雨量来看, 郑斯中等人对地方志中关于近二千年来36750次旱涝记载的分析表明:我国自公元初以来,水灾相对减少,而旱灾则相对增加。在1-10世纪,干旱期和湿润期分别为350年和650 年;而在11-20世纪,则分别为580年和320年。而且还要注意,这种状况在经纬35-40度的黄河流载表现最为明显。 北方少数民族核心区东移原因及影响初探(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