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物理论文 >

基于折射率调控的光传输研究(3)

时间:2020-04-05 22:16来源:毕业论文
一般来说,光从光源产生出来之后,就会在介质中传输。光在介质中传输时,光的强度、光的相干度、光的偏振度等物理量的测量和调控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般来说,光从光源产生出来之后,就会在介质中传输。光在介质中传输时,光的强度、光的相干度、光的偏振度等物理量的测量和调控具有实际的意义。

本论文研究,标量高斯光束在EIT原子气体中传输时,随着拉比频率的变化,气体的折射率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另外一方面,光的传输过程中,光学参量的测量与调控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由于光学参量随着折射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本论文试图用光场(外场的拉比频率)去调控折射率,随之调控了光学参量的变化,这样的调控方式,具有方便、快速的特征,因此,我们的选题具有先进性。

第3章  光传播的介质分类

3.1 均匀介质

介质有三种,分别为液体、气体和固体。密度相同的介质称为均匀介质。折射率n是描述光学介质光学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它的定义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c除以光在介质中的位相传播速率v,即n=c/v,从波动方程可以推导出n的表达式为n= ,等于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的开方。

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均匀介质有水,玻璃和固定条件下的气体。

3.2  EIT(电磁感应透明)的性质及应用

电磁感应透明简称EIT(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ed transparency),是一种新型量子光学介质。电磁波本身是一种能量,感光材料一般都是混合物,其中的一种材料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原子吸收电磁能量会导致电子跃迁而改变化学性能),发生反应,由不透明变为透明,或者由透明变成不透明。这点和变色镜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都是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物质。最简单的变色镜原理:玻璃(二氧化硅)中存在少量的碘化银。遇阳光吸收能量,碘化银不透明,镜片变色。隔绝阳光后碘化银分解,镜片又变回来了。

电磁感应透明的重要参量之一是透明窗口的光谱线宽。在Λ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中,电磁感应透明的光谱线宽由两低能级间的相干失相速率决定,若两低能级同属于原子基态的精细结构,则电磁感应透明窗口的极限线宽很窄。但较强的耦合场作用往往会导致电磁感应透明窗口的功率展宽,而减弱耦合场又会影响电磁感应透明的对比度和深度。为此,通过引入微波控制场共振作用于基态精细能级间构成三场作用下的准Λ-型四能级系统,利用微波控制场来抑制耦合场所引起的电磁感应透明窗口的功率展宽。结果表明,引入微波控制场不仅得到了双窗口电磁感应透明,而且在保持较好对比度的条件下,使得电磁感应透明的光谱线宽明显小于不加微波场的情况。

原子相干捕获思想最早提出于1976年,两年后在实验上实现。原子相干捕获机制也是电磁感应透明效应的核心机制。电磁感应透明效应是这样一种量子光学现象:对于一个三能级系统,如果两束共振激光单独入射该三能级原子介质,它们都会被共振吸收,但是如果两束共振激光一同射入该三能级原子介质,那么它们对该三能级原子系统的驱动总贡献因为发生相消干涉而为零,从而介质对该两束激光的吸收为零,即对这两束共振激光而言,介质是透明的。电磁感应透明效应是原子系统量子相干与集体合作效应的产物。对于电磁感应透明效应的量子力学解释,除了原子相干捕获机制外,还有几种等价的理论机制如缀饰态干涉、多通道激发(多路径干涉)、费曼图解释干涉等。电磁感应透明效应的发现导致了很多奇特效应与神奇现象,如减慢光速、超光速、剧烈改变折射率等光学常数、放大的Kerr非线性、光(信息)存贮(冻结光)、无反转激光、原子基态冷却,其中一些效应与现象对于发展量子光学新技术很有帮助与启发性。 基于折射率调控的光传输研究(3):http://www.youerw.com/wuli/lunwen_496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