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物理论文 >

ECO座成型工艺及注射模设计论文+CAD图纸(7)

时间:2016-11-29 10:13来源:毕业论文
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的塑料熔体和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所以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以便选用优质钢材单独加工和热处理。 查资料得


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的塑料熔体和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所以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以便选用优质钢材单独加工和热处理。
查资料得XS-ZY-50型注射机喷嘴的有关尺寸:
喷嘴球半径:R=18mm;喷嘴孔直径:d=3mm
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的关系:R=R+(1~2)mm,d=d+0.8mm
取主流道球面半径:R=20mm
取主流道的小端直径:d=3.5mm
为了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为α=2~6,表面粗糙度Ra≤0.5μm,抛光时沿轴向进行,以便于浇注系统凝料从其中顺利拔出。同时为了使熔料顺利进入分流道,在主流道出料端设计r=3mm的圆弧过渡。
7.2  分流道的设计
分流道的设计应能满足良好的压力传递和保持理想的填充状态,使塑料熔体尽快地流经分流道充满型腔,并且流动过程中压力损失尽可能小,能使塑料熔体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型腔。
在设计时考虑到以上的原则有两种设计形式:圆形截面分流道和梯形截面分流道。下面是这两种形式的比较:
圆形截面分流道:在相同截面积的情况下,其比面积最小,它的流动性和传热性都好。
梯形截面分流道:在相同截面积的情况下,其比面积大,塑料熔体热量散失及流动阻力均不大。
比较以上的两种形式,再考虑加工的经济性,采用圆形截面分流道更符合设计的要求,故本模具的分流道设计形式采用了圆形截面分流道的形式。
该塑件的体积不大,形状不算太复杂,且壁厚偏差不大,塑件表面光滑,所以采用侧浇口。,取分流道半径为直径为6mm,分流道长度取决于浇口位置,末端延伸一部分起冷料穴作用。
7.3  浇口设计
浇口是浇注系统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但却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浇口的位置、形状及尺寸对塑件的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很大。
表7.1 浇口形式对比
类型    特征分析
潜伏式
浇口    由点浇口演变而来,其进料部分通过隧道可放在塑件的内表面。侧表现或表面看不见的肋、柱上,因而它除具有点浇口的特点外,比点浇口的塑件表面质量更好。靠顶出力使塑件和凝料分离。
轮辐式
浇口    它是盘形浇口的以中变异形式。将盘形浇口沿整个圆周进料改成几个小段圆弧进料后,除去浇口方便,浇注系统凝料减少。但塑件容易产生熔接痕,从而影响塑件强度和外观。
侧浇口    侧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可根据塑件的形状、特点灵活地选择塑件的某个边缘进料,它能方便地调整熔体充模时的剪切速率和浇口封闭时间。侧浇口截面形状为矩形,容易加工,便于试模后修正,浇口除去较方便,但注射压力损失大,熔料流速较高,易形成熔接痕。缺料、缩孔等。
常用的浇口形式很多,但从本产品的性能来分析,直浇口和点浇口都不适合,为了保证制品的外观质量,节省浇注系统的凝料量,采用潜伏式的形式较适合。
参考《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P119和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表2-53潜伏式浇口形式的推荐尺寸:
  h=1~1.5mm;
    e=0.6~0.8pmm;
    t=2~3mm
   r =0~2
   a =5 ~20
再参考《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P120,潜伏浇口开设在推杆的上部而进料口在推杆上端的形式,潜伏式浇口一般为圆形截面,其尺寸可根据推荐植和具体选取。
再对照上面给定的推荐值取:
   h =1.2mm
   e =1.2mm
   t =2.4mm
   r =2 ECO座成型工艺及注射模设计论文+CAD图纸(7):http://www.youerw.com/wuli/lunwen_5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