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格林纳威电影作品的美学意蕴
提起后现代电影中最有名的实验者和先行者,我们不能不提起那位闻名遐迩的英国导演――彼得?格林纳威。作为非常有名的当代电影语言导演。一个电影理念先锋前卫,他总是显得那样与众不同“――一方面,他敢于创造性地运用电影语言;另一方面,他因不少出格“的做法而饱论文网受业内外的争议。整个全球影坛常常为这个怪才“的种种行为而震撼:他的作品所选取的题材总是那样怪诞离奇;他的电影中的影像语言又是那样穷工极态。他的电影作品体现的情绪总是那样特别:其中既有自我指涉性情绪和质疑权威性情绪,也不乏怀旧非乡愁气质情绪,甚至还有无法解决的矛盾性情绪。格氏“(指彼得?格林纳威“,下同)的一种新的电影叙事结构――根茎图式是这样创建的:在对电影的叙事时空进行增加和拓宽时,电子科技的作用在他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了对于横向的电影叙事进行验证的基础,他开始涉猎非叙事性电影。将电影当作百科全书的格氏在对符号王国进行构建时大胆地运用了漂浮影像能指。无论是对于理性社会的权威性和决定论,还是统一。霸权的文化意识形态,在他眼里都不值一提。为了追求真实历史的严肃性,格氏在编著历史时运用了诸如多元艺术之类的媒介。在分析格氏相关作品的同时,这篇文章所聚焦的后现代主义的电影美学的含义,向传统的电影语言提出了大胆的挑战。
一。私人百科全书和影像符号
无论是知识系统,还是审美观以及道德价值观,在后现代主义的视域里,都无一例外地具有三大性质“。其性质之一是虚幻性“;其性质之二是诱惑性“;其性质之三是稳定性“。之所以如此,和三大主义“即人本主义“求证主义“和理性主义“有密切关系。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现代文明体系“,就是由这些存在普世性价值共识的三大主义“所构成的,并经常被业界所诟病。对于现代主义将多元话语认作是社会组成结构的观念,格氏并不赞同。他的作品都具有私人百科全书“这一特征。为了达到观众无从找寻熟悉的话语意义和语义之目的,格氏的观点是:就得让他们在符号世界里迷失。所以,他对全部理性的整体话语和有机话语进行了转变,让这些话语不再起任何作用。对于影像符号的结构,格氏一直在探索;无论是对于人类可能或未知的认知,还是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多样性,他都毫无例外地借助于戏仿策略予以大胆揭露。他的观点是,无论是事物还是生活,都会有很难理解的地方。其直接结果就是,某些事物和生活是不能索引取证的,因而要还原其原意义和真实也是不可能的。
正是漂浮能指“成了格氏的私人百科全书“的源头活水。在能指的情况下,影像所指之所以能够做到不断变化,导致意义变得无法阅读这一结果的出现,就是因为他熟练地运用了字母符号和数字符号。他的影片作品――不管是亲爱的电话,还是崩溃,抑或是逐个淹死,都无一例外地含有数字符号,也就是所谓的漂浮的能指“。上述第一部作品就有着14位虚构人物,第二部作品就记录了92位幸存者,第三部作品则将数字1~100作为影片的计时器。对于这些数字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人们都没有办法确切知道。就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而言,在任何单独的符号中都无法存在的所指“的事实导致了前者不包括后者。这在一加二的故事和H代表房子这两部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谁能说清楚上述作品中不断重复命名26个字母的游戏代表什么呢?米特里的观点是:那些由理据性关系构成的既定体系,在电影中,是跟语言有差异的。因为影片逻辑具有日常逻辑中提炼出来的特征,运用别的逻辑进入的领域只能是既不常见,也不可能。实际上,拓展出跟传统影像符号不一样领域的格氏正是处于这样的境地。
百科全书,在一般人的眼里,常常被认为是可以做到揭示整个世界,就像地图一样。分析崩溃这部作品,可以发现,为了使得作品有一个条理清晰的完整结构,对于叙事段落,作者大胆地借助了92个以黑色姓名和白色数字为标题这一方式进行细致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格氏的私人百科全书的基础比较特别:作为持有批评距离的一种重复行为,其认知模式是属于戏仿理性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为了充分做到彰显其正中心,格氏的作品在语气上使用反讽。另外要说明的是,我们可以从逐个淹死这部格氏对1~100的数字构成的三个类别进行讲述的电影作品看出:具有不断浮动这一重要意义的,不光是那些既条理不清又怪异搞笑的所指符号所具有的特性,同时也是那些规则严谨。仔细严厉的能指符号所具有的特性。作品中,上述的三个类别中的前两个在数字排列组合时所采用的标准全是种“。考虑到附于数字1~100上的事物语义上没有什么联系,显得任意而不规则,导致了同种数字不存在的这一事实,对于第三个类别,格氏对规则进行了大胆的变更。通过变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使得该剧给人一种陌生的熟悉感和疑惑的知道的感觉“。
格氏的戏仿策略的效果是双重的:其一是他本人对模式和结构的迷恋彰显了出来;其二是他对于一统化的先验模式既嘲笑又批判的鲜明态度也彰显出来了。为什么要借助于数字和字母,对目前的世界体系进行辛辣而无情的讽刺呢?格氏目的就是要对在实践假设基础上建立的思维模式进行揭露。通过和经验主义的对峙,格氏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事实存在的事物和人们直观看到的东西之间是有距离的。
二。电影叙事和根茎图
后现代主义电影叙事的主要特征体现为两大方面。第一大方面是对于电影叙事作品中的各矛盾层面和它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留。无论是将叙事作品设计成具有连贯性的作品,还是将它设计成具有稳定性特征的作品,格氏都持激烈反对的意见。这是后现代主义电影叙事主要特征的第二大方面。将在各点位置开裂的无中心根茎图既可以倒置,也可以组装。无论是哪个方向的开放树形图,经过一定的演变,都可以最终形成小的根茎图。通过对枕边书的细致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格氏把根茎图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他既做到了对于叙事电影的解放,也做到了对于叙事张力的激发,还做到了对于开放式。多元化和无中心的叙事结构的构建。这里,我们不妨对根茎图的各种叙事特点做一具体的阐述:
第一个叙事特点在于根茎图对于传统叙事电影叙事结构对于不同时间纬度处理方法的颠覆。这跟根茎图的特点,也就是其所具有层叠相交的叙事结构,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经纬交错的结构促使叙事因果进行线性发展。另一方面,叙事时空既能够相互合并,也能够穿越,还能够重叠。这就使得一方面全部的事件在一样的经度上持续发展都可以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一样时空的事件也能在纬度上持续地延伸和发展。
第二个叙事特点在于根茎图对于传统叙事电影叙事结构对于相同时间纬度处理方法的颠覆。也就是说,与传统的单向叙事的叙事结构不同,根茎图可以做到对于既无中心又多元化的叙事时空结构的构建。一个新的叙事时空产生了,因为无论是线性的时空,还是一统化的时空,都被根茎图所打破了。要使得观众既在尴尬状态接受作品,也在模糊的状态下接受作品,就要有一种共时。多重时空的叙事结构出现。其前提条件就是无中心。多元化的全新叙事网络的构建。
第三个叙事特点是根茎图对于传统叙事电影在时空结构上的相对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根茎图在某个点处被中断和瓦解,另一方面,根茎图又顺着自身管线重组,甚至恢复。对于叙事结构,这种任意性体现了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是其分散性,第二方面是其不稳定性,第三方面是其不可预测性。
三。历史书写和媒介表征
关于历史叙事如何对原来的史实进行重大意义的赋予,格氏所持的观点是:一方面,历史叙事随着个人经验价值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历史叙事随着个人的接受和阐释变化而变化,这就导致了历史往往表现为漂浮不定这一现实。在这种观点支配下,他对历史事件中具有选择性特点的情节结构进行了提取,通过整理成电影故事的形式,对历史进行书写。以此为观点背景下的格氏历史书写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矛盾性。一方面,格氏借助了一系列史料,包括黑白影像等,给观众以绝对真实的感觉;另一方面,他对于书写的历史痕迹的充分展示,给观众的感受是,这种呈现出来的东西在真实性方面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首先,对于历史痕迹的展示,毫无疑问,应该是历史书写过程的第一件大事。后现代主义对于历史叙事是否合法有明确的看法。那就是,能做到对于历史真相进行揭示的事物,除了那些通过表征事件的历史痕迹之外,就是那些通过表征事件的文本化材料。与此不同的是,格氏往往在其叙事空间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着重于对重现历史错觉的营造造成了两种结果:其一是真实的头衔冠上了虚构文本;其二是对于无中生有的嫌疑的逃脱。在此观点支配下,他的电影作品中有着诸如书信。黑白纪录片和地图等大量史料。
其次,无论是对于历史痕迹的组建,还是对于历史痕迹的命名都得依靠影像媒介表征进行。格氏指出,无论是历史的意义,还是历史的真相,都不是处于历史痕迹之中的,而是在其特定的表征方式里面的。我们不能认为历史书写与在线性层面上重现因果链条事件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作为一种重组活动,它是将脱离语境的材料置于特定语境中得以完成的。无论是编辑的操作过程,还是重组的操作过程,人们不必要有任何的遮掩或是掩饰的举动。为了达到对影像媒介超媒介性的充分展现,格氏在影像处理上采用了媒介融合做法和多重画面叠做法。对于直感性和超媒介性这两个对立的概念,我们是这样理解的:为了达到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效果的目的,前者起到了消除媒介介质的存在感的效果,也就起到了使作品介质透明化的作用。万维网网页。超链接。界面及电子游戏等典型代表的是后者,对于表演和过程起到着重强调的作用。无论是对于承上启下的叙事结构,还是对于让观众处于线性发展。逻辑清晰的叙事空间中的做法,以后者为特征的电影屏幕都是持排斥态度的。
最后一点必须提出的是,借助于后现代游戏精神的支撑,格氏将历史叙述注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不妨以其代表作塔斯鲁波的手提箱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一方面,借助于混合模拟以及历史的真实情形,格氏将历史当作一种既具有开放性,也具有持续变动性,还具有多样性的事物。另一方面,借助于对不连续体和一系列事态的巧妙利用,对于既具有局限性,也具有偏执性,还具有反神话特征的历史进行了重写。
四。结语
纵观上文,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以电影选材的跨度较大著称的彼得?格林纳威既可以被看作是西方混合艺术领域的开路先锋,同时也可以被认为是实验电影领域的领路人。作为先行者,格氏大胆地将新媒体元素融入他的电影作品之中。既给人们以持续生长的美感,也给人们以流动的美感的格氏电影作品是那样别具一格。他的作品之所以既显得脱俗,也显得自由,还显得新颖,不但跟其中显现出来的先锋性有关,也和其中较强的实验性有关。
彼得·格林纳威电影作品的美学意蕴
彼得·格林纳威电影作品的美學意蕴【4298字】: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14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