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电视体验类节目创作谈详细内容【2196字】

时间:2023-02-21 13:13来源:毕业论文
电视体验类节目创作谈详细内容【2196字】

1998年始,我从深度新闻报道栏目转入生活服务类栏目工作,从新闻追踪的紧张刺激和分析报道的理性深度忽然转入实用性节目的相对平淡。在适应时差“的同时,我与


1998年始,我从深度新闻报道栏目转入生活服务类栏目工作,从新闻追踪的紧张刺激和分析报道的理性深度忽然转入实用性节目的相对平淡。在适应时差“的同时,我与同事们一直在探索把深度报道的一些理念。手法引入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可能,体验类节目就是在这方面的一种尝试,它的一些成绩以及许多不成熟的问题都对生活论文网服务类节目报道深度的拓展和表现手法的革新不无借鉴之处。

一。体验类节目的优势和特点

1.体验类节目找到了电视观众收视兴趣和经济生活现状的结合点。体验类节目是指:记者以第一人称形式对客观新闻事实进行亲身体验采访,从而获得真实报道的电视报道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经济报道重理论轻现象,重物轻人“缺乏新闻冲突和可视性的问题。市场经济初期,制度和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必然使经济生活中存在种种尚待完善的问题,这些与观众息息相关的领域正是他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体验节目的选题正是选准了这些极具现实意义和新闻冲突的热点问题予以报道,从而达到了把报道经济生活与满足观众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98年3月我们选择夜间消费为报道点,对零售。餐饮。医药。交通。售后服务等领域进行了体验报道,体验过程中许多不合理现象被反映出来:百货商场在规定时间之前很早就或关门大吉,或早早停止服务,售货员整装待发,顾客不得不争先恐后地逃出“正在徐徐落下的铁门;饭店里下班前服务小姐开始用扫地。抹桌。撤菜等种种形体语言向顾客抗议;同等的消费在自助餐厅却会发现白天尚有的几种价值最高的菜品被夜色吞没了。同样,夜色也掩盖了许多其他丑恶,白天不准销售的处方药,夜里到处可以买到;白天救死扶伤的医生晚上对根本没病的记者毫不检查就睡眼朦胧地开出了一大堆药;白天刚经严格整顿的出租车,夜间却在计程器上大做手脚……这一切真让我们为夜间出门的消费者捏了一把冷汗。更精采“的是保证二十四小时售后服务的商家和厂家的维修人员晚上居然会对焦急的求助者说:我们的二十四小时服务只是指接电话。何时维修?那就请您请假在家等着吧!只要您不怕扣奖金。“于是所谓二十四小时服务就成了无味的销售噱头。这些具有现实性。冲突性还有些戏剧性的题材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一旦搬上银屏就极具可视性,易于在广泛的收视群中获得认可。因而体验节目98年创下了济南电视台经济类自制节目最高的收视率,并超过了同期一些影视剧的收视记录。

2.体验类节目具有双重视角的特色,其采制记者具有记者和消费者的两种身份。在传统新闻报道中,记者只能站在一个旁观的角度,以全知全觉的评论者的立场报道客观事实。为了保证客观公正性,记者不能过多做表达主观色彩的报道,对广大受害者也只能表示同情。体验类节目则不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首先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去体验现实生活,去感知现实生活中普通消费者的喜怒哀乐,其次才是以记者的身份记录客观现象,揭示深层问题,进行公正评论。这双重的身份既保持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良知。新闻敏感和客观公正,又能以消费者的身份感触各类社会现象。同时,以消费者的身份体验生活,可以接触到平时以记者身份无法采集到的新闻事实。第一人称的直接体验能真正感受消费者的境遇和心情,从而与观众产生双向的共鸣,配合现场主持的背景交待,和事后以记者身份对被体验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进行深度回访,做客观的分析点评,就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报道形式。另外,以消费者的角度反应现实的过程还极具不可知性。这与传统新闻在已知新闻背景。新闻事实的情况下,回溯式的采访制作有着很大的不同。记者采访体验前虽然有着充分的策划,但在体验过程中,无法以记者身份驾驭事态发展,从而会有许多事先绝难料到的事件发生。这当然有利有弊,然而如果真实地记录这一过程就会使节目极具趣味性。如在体验交通服务时,记者遇到一位态度友善的司机,他把我们这些故意操着外地口音的记者热情送达目的地。一路攀谈,介绍泉城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付款找零及时,毫无宰客“迹象,我们一面惊叹遇到了雷锋“叔叔,一面为泉城出租车的整顿有力而欣喜。看来,交通体验要从正面报道反映了,可是一位同事却根据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同样路程绝用不了这么多车费,惊疑之余,我们以记者身份拦面的重走了一遍原路程,结果令我们苦笑不已,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这位雷锋叔叔“温柔一刀多宰“了我们三分之一的车费。当我们通过主管部门找到这位司机时,他坦承计价器做了手脚,这一波三折的体验被我们如实地反映到节目中,成为节目中的一个亮点。

3。体验类节目具有电视形象艺术的强烈感染力。 127;以消费者身份体验现实生活的报道形式不是电视所独有的,报刊。杂志。广播过去也很早就以相同手法报道过一些类似题材。这些媒体在体验时,不必使用复杂的隐蔽拍摄设备和技术,因而体验的范围更大,难度更小,加之文字的可塑性更强,所以也能形成较强的感染力。然而与电视的动态画面表现形式相比,这类媒体的体验文章就显然在真实性和现场感。亲和力上都稍逊一筹,这类作品往往只令人感到是换了一种写作手法而已,文章的主人公仍然只是一名记者,而他所反映的事实也未必都是他亲身体验得来。这其中是否难免会有些主观臆测或艺术加工的成份,读者往往不得而知。而电视体验类节目借助隐蔽采访拍摄技术,如实地记录整个体验过程。纪实性镜头的最大优势就是真实,观众跟随记者的暗访镜头如身临其境,与采访人一同经历种种冲突,很容易被记者的报道强烈感染,带来独特的审美快感和理性沟通。

[1][2]下一页

电视体验类节目创作谈详细内容【2196字】: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14086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