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美国的《电影术语汇编》则将纪录片定义为“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注意或是观点,但它取材于实际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的发展”,也就是说,非虚构、记录等只是表现的手段,而表达主题或观点才是目的。
1。2 纪录片解说词
1。2。1 解说词的历史发展论文网
解说词,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进行解释、说明的话语。解说的对象一般都是非语言的事物,如实物、幻灯片、图画等。解说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唐宋以来的题画诗,在画面的空白处题写诗词,用以阐发画面的意境,揭示画面的情趣,或者对绘画手法、技巧等进行评论。诗的文字语言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相配合,共同构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而“画亦由题益妙”。[2] 诗词所书写的是画面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而画面的形象也常常由于诗词的触发而拥有了别样的意趣和境界,二者相互借重、相互生发、相得益彰。
早期的电影虽然画面动了起来,但是却没有声音,不会说话。要实现对现实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使观众能看懂画面的含义,就必须借助于字幕或现场解说员的语言解说。这时的解说实际上是画面的附属品。当有声电影出现以后,这种类型的解说就少得多了,尤其在故事片中,绝大多数信息都可以通过设计好的人物对白来交代,画面之外的解说就比较少的见了。
但是纪录片与故事片不一样。一方面记录片中的人物言行不是导演刻意安排的,他们说的话不一定能够像故事片中任务那样完地交代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原因,在很长的时间当中,对声音的记录核对画面的记录不是同步的,多数时候伴随画面的声音很难被同时记录下来,只能靠后期的解说来补充。在世界纪录片史上,以格里尔逊为代表的早期纪录电影所采取的就是所谓的“画面+解说”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纪录片被赋予了强烈的社会责任,人们将其作为改造社会、宣传思想的利器,将其视为“砸向社会的锤子”,而不仅仅是“举向社会的镜子”,这种宣传、教化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大量的解说词。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轻便的摄录设备尤其是同期声录音技术的产生,纪录片创作者们对于纪实手段的使用也有了新的看法,人们更加注重让画面中的人物直接说话,用同期声来代替解说,出现了所谓的“直接电影”,“真实电影”等形式,对于解说的使用则是“越少越好”。 民间糖画纪录片文案阐述(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19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