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电视纪录片
纪录片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当时“纪录电影”、“纪录影片”的简称。作为第一个提出“纪录片”这个概念的格里尔逊,他对纪录片的定义是:“首先它具有像档案、文献一样保存某种生活与事件真实状况的功能,因此也可以用来进行教育和宣传。作为一个社会学者出身的著名电影活动家,他特别重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如宣传、教育、广告等),所以有‘我视(纪录)电影为讲坛’的名言。其次,他反对纪录片拍摄中的自然主义做法和过分喜爱拍摄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内容。”[1]
《电影术语词典》中这样解释纪录片:“纪录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2]1999 年出版的《辞海》在“纪录影片”条目下说:“简称‘纪录片’。对现实生活或历史性事件作纪录报道的影片。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可分为时事报道、文献、传记、自然和地理等纪录片。”[3]
不管他们定义的分歧在哪里,其所阐述的内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纪录片要以真实的生活为创作背景,记录真人真事,反映“生活之美,”拒绝虚假的捏造。
(二)电视纪录片的美学思想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究竟“美”是什么?“美学”是什么?纪录片的美学思想又有何特殊之处?中国古代文化中,“美”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首先,“美”是指物质对象给觉和视觉的带来的官能满足。其次,“美”与“善”同意,即人们常常把善和美一起来使用。比如“君子成人之美”、“尽善尽美”等。其三,“美”兼有美与美感两种含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肯定地认为:“美是生活。”“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而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所谓美感是客观的美引起的主观的感受,能引起人们感到可爱和愉悦的,也就是美的。[4]
关于美学,张法在《美学导论》中曾说过说:“所谓美学的真谛,我想说的是美学精神的核心乃是一种平等的对话理想。”歌德说:“要想逃脱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可靠地途径;要想同世界结合,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地途径。”也就是超越日常生活是为了更好地进入日常生活,也是为了更好地重塑日常生活。王建疆在《审美学教程》中说:“确切地说,美学应该是审美感性学,简称审美学。审美学就是研究审美现象、审美规律的人文学科。”[5]
电视纪录片的美学思想是在电视纪录片“真实性”原则下,以美学审美性对“真”和“美”的追求对电视纪录片进行最大化的艺术创作,充分利用各种美学元素和美学思维对电视纪录片进行各个方面的“美化”,从而使观众形成一种“生活之美”的心理感受。
二、电视纪录片中美学思想的重要性
电视纪录片是创作者通过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来传达“生活之美”,人们对于“生活之美”的感受构成了纪录片的美学基础。当前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研究中,有人认为,“审美性”是电视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电视纪录片创作和批评的价值规范。[6] 电视纪录片的美学思想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创作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的体现,更是对作品本身存在的价值意义的体现。具体表现在: 浅析电视纪录片中美学思想的体现(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5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