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一、引言
“淮安”的城市名有“使淮水永安”的意思,由此可知淮安与淮河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淮安境内水域广阔,面积达到31。26万公顷,占境内面积的11。39%。淮安伴水而生,随着历史的变迁,淮河文化也成为了淮安历史的重要支撑。
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旅游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城市不仅可以提高知名度,还可以拉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淮河文化旅游走的是生态经济旅游的道路,因此,还有助于激发人们对淮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其成为生生不息的文化资源。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带来淮安的消费的增长,使更多的人了解淮安,了解淮河,了解淮河文化,让淮安的淮河旅游形象深入人心,让淮安影响力更强。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
(二)关于淮河文化旅游
三、概念界定
淮河与秦岭作为南北分界线为人们所熟知,因其鲜明的地理特点,淮河两岸居民通过社会活动中在这一带形成了极富地域性的水文化。
(一)淮河论文网
淮河,古称淮水,传说是因一种生存在淮河边叫“淮”的鸟得名,又因其是“四渎”之一,偏向于东,又称“东渎”。淮河自古水域辽阔,两岸繁盛,但自从黄河夺淮开始,淮河的衰落变成了不可抵挡的趋势。
淮河位于黄河、长江之间,《禹贡》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老鸦叉,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5],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古时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南宋时期,黄河决堤,霸占了淮河入海的通道,泥沙堆积,淮河由此滞留在陆地,并逐渐在盱眙和淮安之间的洼地形成了淮河流域中最大湖泊——洪泽湖。由于长期受黄河夺淮的影响,流域两岸大灾小灾不断,因此有学者把淮安的兴衰史看做一部治淮史。
(二)淮河文化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隐形资产,中国人自古便有一种寻“根”情结,对于祖宗留下的东西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这种这种情感下,成为了文化旅游生长的营养。在21世纪,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逐渐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潜力的行业,到一座古城,看它的历史,感受它的韵味,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淮河流域广阔,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是文化旅游的绝佳选择。
淮河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如今淮河两岸气候的差异,两岸人民生活方式的不同,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化的差异。长期以来,中国考古界把流域文化划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位于黄河长江之间的淮河则被一分为二,以南为长江一脉,以北为黄河一脉。经多位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数千年前就有淮河文化的出现, 2008年,在“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拔得头筹的安徽蚌埠的春秋墓中,在出土的陶瓷表面发现了区别于当时南北方的图像、工艺,这成为了淮河文化独立存在的有力证据。
“淮河文化”是依托于淮河而产生的文化,它是淮河流域两岸人民在社会活动中产生习惯性行为活动的结果,它包括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有形是指肉眼可见的文化遗迹,如堤坝、古城、文化景区等。无形文化是指不可见的,代代传承的技艺,如戏曲、舞蹈、美食等。“淮河文化”的概念于十九世纪末被提出来,学术界至今未有名明确的定义。李良玉认为,淮河文化是淮河两岸人民的文化,重点强调了人民在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6]。这种表述相对宽泛,但表述出了了人在淮河文化形成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文化的创造者是人民,传播者是人民,受众依然是人民,因此,人类在文化的主体地位上不能改变。《史记》中将淮河流域的人民称为“淮夷”,“夷”在古汉语中是外邦人的意思,但在朝代的更替中,这一带并非仅仅只有“淮夷”,生民来源的多元化导致了淮河文化具有兼容性, 吴圣刚认为,淮河流域文化是在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等共同影响作用下形成的,是一种开放和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文化。虽有外来文化的侵袭,但在如今的研究中发现,淮河文化依然具有强烈的当地土著特色,保留了基本面貌。 淮安淮河文化旅游发展策略(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9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