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社会舆情传播影响政府决策的理论依据与体现(3)

时间:2022-08-02 22:46来源:毕业论文
1。4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基础理论分析、实证案例解析及比较分析三个层面递进,文中采用的基础理论分别是有限理性理论、公共选择理论、

1。4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基础理论分析、实证案例解析及比较分析三个层面递进,文中采用的基础理论分别是有限理性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共同信念体系、启动效应等。在社会舆情传播影响政府决策的理论依据与体现课题研究过程中,本文如下的研究方法交叉、综合运用在对主题的研究和阐述中。

    一是文献分析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相关学者有关社会舆情和政府决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是案例分析法。选取魏则西、郭美美、毒疫苗等事件支持文中的理论或研究,在主体部分用青岛天价虾事件分析事件中社会舆情传播影响政府决策的理论依据及体现;

三是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了社会舆情和政府决策构成要素的趋同性和过程上的差异性,此外,还提出了在社会舆情传播的不同时期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应对的建议。

2  社会舆情与舆情传播效应研究

2。1  社会舆情概念

在18世纪,法国人卢梭就提出了“公众意见” (Opinion publique)的概念。从20世纪起,舆情这一概念逐渐被诸多国家广泛使用,推动了社会舆情的调查和测验的发展。纵观舆情的发展,1934年后舆情研究与测验受到社会重视,政府和相关单位开始重视舆情研究,成立舆情测验所和民意研究协会使社会舆情得到深入研究。从1960年到现在为成熟期,对舆情的理论阐释力度进一步加大,舆情调査手段也有了较大进步[2]。

由于至今为止舆情研究学者一直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所以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首先界定舆情的概念。

天津社科院王来华所长将舆情定义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3];张克生认为舆情是国家管理者在决策活动中所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社会生产、民众中蕴涵的知识和智力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民意)[4];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认为舆情即民意,涉及公众对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公开意见或情绪反应,是社会脉动和公众情绪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和体现[5];刘毅则在国内首部讨论网络舆情的著作《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中将舆情定义为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社会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观念的总和,并给出了网络舆情的概念,即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6]。文献综述

舆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必然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舆情变动规律研究是舆情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7]。关于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李昌祖等把舆情的发展分为起始、扩散和整合三个阶段,开始时是一种刺激反应机制,经过二次生成进入在民众间扩散阶段,最后经过政府干预调整进入最后的整合阶段[8]。

所以,本文认为社会舆情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关乎民众利益的社会事务的发展变化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的总和。

2。2  社会舆情传播特点

   (1)社会舆情载体不断更新,传播功能更加强大 社会舆情传播影响政府决策的理论依据与体现(3):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9737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