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tsas提出了一种机会中继选择(OR)策略,这个策略是基于系统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ICSI),在这种这中继选择算法中不需要知道全局拓扑信息的分布式[1]。在机会中继选择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到了一种能量感知型的中继选择策略(PARs)[2]。86108
在这种中继选择策略中,是通过使用最优能量分配(OPA)机制来进行中继选择的,从而使整个系统的传输能耗最小化,实现延长整个网络系统生命周期的目标。这两种中继选择策略都有优缺点存在。Hwang提出了一种与固定阈值比较的中继选择方案,在这个方案中首先给定一个信噪比(SNR)阈值,通过将潜在中继节点的信道质量与这个阈值相比较的方式来确定中继节点[3,4]。而Senouci认为中继选择不是时刻需要的,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中继选择策略,中继选择工作只有当信道状态不好的时候才开始进行[5]。Kompella把流路由和中继选择节点同时考虑,提出了一种多跳中继选择算法[6]。由此可见,在中继选择策略研究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不同的研究结果当中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中继选择策略,在这些中继选择策略中不同的中继选择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于不同的通信系统,使用不同的中继选择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每一种中继选择方法都有其适合的通信系统。 中继选择策略的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0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