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卫星专家在1983年提出了双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构想,也就是运用两颗分布在赤道上空D间距为30-60°的两颗与地球相对静止的卫星来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和导航的设想。双星定位导航系统以“北斗一号”的代号被列入我国“九五”列项。由此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通信系统,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拉开了序幕。2003年,中央军委批准,北斗一号系统全面对民用开放,由总参谋部测绘局负责系统运行的文护和资源调配使用的管理。200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06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列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07)》的16项重大科技专项中,并将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的建设纳入重大专项中。我国计划在2020年完成全球覆盖的卫星网,即北斗卫星系统(Compass)。19150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人造卫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通信、航空、军事、科研等领域。而轨道定位则是卫星测量、控制盒应用的基础,故而对定轨方法和定轨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时定轨问题最终归结为滤波问题,80年代关于地球引力场模型误差的研究,是滤波的稳定性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同时,在滤波中加进卡尔曼平滑,使得卡尔曼滤波的定轨精度在原有基础上再次提高[6]。而以最小二乘法作为伴随估计器的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卡尔曼滤波理论在最初被提出时只适用于线性系统。之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提出使卡尔曼滤波理论的应用范围由线性系统走向了非线性领域。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基本思想就是先将非线性系统线性化,之后再进行卡尔曼滤波[7]。因此EKF是一种次优滤波。 卫星轨道定位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