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刘秉扬等[14]用双指数衰减方程来拟合时间分辨自体荧光光谱,得到了相应的平均荧光寿命,其结果表明,在激发波长为405-635nm的条件下,与健康人体结肠组织相比,癌变组织自体荧光的平均寿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14年,Monsel A等[15]在研究住院患者细菌性肺炎和小鼠体内肺炎模型时,利用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自体荧光特性成功实现了细菌感染的诊断。
2015年,D。MARTINICKY等[16]为健康志愿者和不同患病程度的卵巢肿瘤患者分别测量了在不同稀释浓度下的尿液同步荧光光谱,并利用建立的同步荧光光谱浓度矩阵对样本进行了诊断,为诊断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血清中,卟啉既是一种荧光物质,同时也在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细胞会进行异常分化,其增殖速度增长极快,对能量的需求也迅速增长,作为能量的载体的卟啉就会得到竞争性的利用,进而导致血液中卟啉类物质的含量升高。然而,由于人血清中血卟啉的含量非常低,发出的荧光非常微弱,给探测和分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许多学者深入研究了检测血清中卟啉含量的方法。
1995年,陈丽娜等[17]对人全血中血卟啉的荧光光谱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血卟啉的荧光光谱与溶剂的极性、pH值和浓度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得到了血卟啉的最佳检测条件。
1997年,孟继武等[18]研究发现,随着恶性肿瘤的生长,血液中原卟啉Ⅸ的含量不断变化。具体表现为:在肿瘤生长的早期阶段,其含量不断升高;在肿瘤的进展期阶段,其含量反而下降;在肿瘤晚期,其含量又回归正常值。
2007年,郭兴家等[19]在分析了人体血清和原卟啉Ⅸ与牛血清白蛋白混合溶液的荧光光谱后,发现血清白蛋白除了能使原卟啉Ⅸ的光谱峰位红移,还表现出了很强的增敏效应。同年,张荣斌等[20]分析了健康Wistar大鼠和接种了恶性肉瘤的Wistar大鼠的血清荧光光谱,发现二者在原卟啉发射峰的位置——波长为630nm附近有很大的不同。
2011年,Flávia等[21]用患有前列腺癌的雄性裸鼠和健康雄性裸鼠进行实验,通过测量血卟啉的荧光强度来诊断肿瘤,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肿瘤的生长,荧光光谱中632nm附近的荧光带不断增强。同年,Mohammad 等[22]用肺癌患者的痰液、尿样和血浆作为实验样品,用丙酮萃取后,通过这些样品的自发荧光可以检测其中含有的各种生物分子。
2014年,雷靳灿等[23]利用他们提出的一种基于荧光卟啉传感器阵列的检测系统来识别肺癌呼出挥发性有机气体中的特定标志物,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
通过搜集文献可以发现,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对血清白蛋白和小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的研究逐渐变成了热点,这表明对血清的研究正逐渐向复杂化和微观化发展。
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对血清荧光光谱进行测量,能够得到关于其组成成分和含量的信息。而且,疾病患者血液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都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了其血液环境和健康人有很大的不同,进而改变了荧光发色团的微环境、局部组织结构、空间分布和浓度等,在血清荧光光谱中表现为峰位、荧光强度、谱带半宽度和不同峰值之间的比值等指标发生了变化,在临床上就可以把这些光谱变化作为疾病早期诊断的依据[24]。然而,因为血液内含有许多不同的生物分子,所以其它分子所发的光势必会影响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一般情况下,使用紫外光和短波可见光照射血清时,其中的血清蛋白、卟啉和类胡萝卜素等具有共轭结构基团的分子都会发光。而且,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会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手段、肿瘤的进展程度和实验条件等客观因素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要想系统地研究荧光光谱,继续深入地探索其机理才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血清荧光谱倾斜指数国内外研究现状(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3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