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学生意愿研究
李澎在分析关于涉农高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问题中,指出高等农业院校不仅拥有专业的人员和科研成果,在研究和推广应用技术方面他们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农业院校在资料和信息获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许多农业高校能够向农民推广农业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和采用新的农业技术。[19]但是农业高校除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外,其大学生目前在农业发展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比较缺乏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参与。张春雨在论文中将大学生职业农民界定为具有专业的证书并由相关政府机构颁发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同时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在农业相关领域发展的高水平人员。 [20]
郑兴明通过对涉农高校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实证分析发现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把服务三农作为就业的优先考虑目标,服务农村基层的意愿较为薄弱。[21]赵培芳通过对工科、经济、管理、文法、农林等各类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调查得出农林类大学生的意愿相比较来说最高,但是总体来说仍然不太乐观。通过分析其不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原因,主要是新型职业农民对于今后自身的发展没有帮助,工作收入低且缺乏相关土地、资金等要素。除此之外,农村的区位因素和家人的反对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新型职业农民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