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rbin
ErbB2相互作用蛋白,又称为Erbin,是ErbB2的结合伴侣,也称为Densin样蛋白。Erbin的基因定位于人类的5号染色体长臂上,它的mRNA由26个外显子构成[12]。其中21到26号外显子选择性剪接有可能会形成7种突变体。Erbin的PDZ结构域有些特殊,一般PDZ结构域由6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和2个形成帽子结构的α螺旋组成,但在Erbin的PDZ结构域中却缺失了β3和β4之间的短α螺旋。
在神经系统中,Erbin主要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后膜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后膜。在上皮细胞中, Erbin主要聚集在基底侧[12]。
2、Scribble
Scribble(Scrib)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极性基因和抑癌基因,参与细胞极性的建立和细胞迁移。Scrib是LAP家族的一员,它通过LRRs结构域与细胞膜相连,并以脚手架蛋白的方式和多种分子相结合进而介导并整合多种信号通路协同发挥作用。
hScrib(人Scrib同源物)是最初在筛选人乳头瘤病毒E6癌蛋白的靶蛋白时被发现的。在哺乳动物上皮细胞中,Scrib和Dlg家族共定位,同时和粘着连接处的E-cadherin分布有重叠。Scrib的缺失与原癌基因c-myc协同作用会使表皮细胞发生转化进而引发肿瘤的形成。在人类及小鼠许多迁移性乳腺癌及结直肠癌中也发现了Scrib的下调、缺失或定位变化[13]。
3、Densin
Densin也称为Lrrc7(leucine rich repeat containing7), 最初是从大鼠前脑组织中提取出来的,也是第一个被鉴定的LAP蛋白[16]。在哺乳动物中, Densin和不同的组织特异性蛋白结合,并参与脑中突触连接和肾小球中裂孔隔膜的形成。在大脑突触后的致密斑中有它的集中分布,负责调节钙/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的活性。Densin与Erbin的氨基酸顺序同源性高达71%,但是却并不与ErbB2相互作用,这说明了Densin与Erbin的PDZ结构域具有不同的结合专一性。
4、Lano
Lano是LAP蛋白家族中最后发现的没有PDZ结构域的一位成员,。目前它在发育中的功能尚未被确认。Lano在上皮组织中的广泛表达暗示它可能与其他成员一样参与调控组织极性。Lano蛋白C端带有PDZ结合位点,它可能通过结合其他具有PDZ结构域的蛋白参与组织极性的调控。研究证明Lano可以特异结合Erbin的PDZ结构域,而不与Scrib和Densin的PDZ结构域结合。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元(Inhibitory neurons)能调控谷氨酸能神经元(Glutamatergic neuron)的兴奋性,以及同步大脑活动性,然而关于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性突触的形成机制,却鲜为人知。实验证明Erbin能在皮质抑制性神经元中特异性表达,定位在兴奋性突触上,并调控AMPAR的表达。Erbin如果发生突变,就会导致mEPSCs和AMPAR电流降低,特别是在小清蛋白阳性(PV positive)抑制性神经元中,不过不影响兴奋性神经元。研究还发现,AMPAR辅助蛋白TARP γ-2能在皮质中间神经元中特异性表达。Erbin与TARP γ-2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其稳定性至关重要。如果去除Erbin中与γ-2相互作用的结构域,那么PV阳性中间神经元表面AMPAR和兴奋传导都会减弱。而且在Erbin-null小鼠,以及表达一种Erbin突变体(无法与TARP γ-2相互作用)的小鼠中,发现了相关行为缺陷,这些研究结果表明,Erbin在PV阳性中间神经元AMPAR表面表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也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精神疾病[17]。
根据这些前期实验结果,我们假说与Erbin结构类似的其它LAP家族成员也可能与TARP家族蛋白相互作用,而且可能LAP家族成员选择性与不同的TARP家族蛋白相互作用。如果能证明这个假说,将指引我们在体研究LAP家族蛋白是否调控不同神经元内的TARP蛋白,从而进一步以相同分子机制实现对兴奋性突触传递的细胞特异性调控。 LAP家族蛋白与TARP家族蛋白相互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9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