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Peter Davis。Ecomuseum:A Sense of Place[M]。London and NewYork: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9:3。
[2] 张金鲜, 武海峰, 王来力。 生态博物馆的特点、意义和角色——基于“中国模式”下的生态博物馆建设[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2):175-177。
[3] 平锋。 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基本原则——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3):133-137。
[4] 吴伟峰。 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 广西民族研究, 2007(2):199-205。
[5] 黄春雨。 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思考[J]。 中国博物馆, 2001(3):2-9。
[6] 余压芳。 景观视野下的西南传统聚落保护[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2):15-32
[7] 苏东海。 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J]。 中国博物馆, 2005(3):14-16。
[8] 赵富荣。 中国佤族文化[M]。 民族出版社, 2005(1):11-13
[9] 戴光全, 保继刚。 城市节庆活动的整合与可持续发展——以昆明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26(4):58-61。
[10] 李洁。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5-6
[11] 李明富。沧源佤族自治县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2):15-20
[12] 黄玲。 佤族舞蹈资源对沧源艺术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J]。 神州旬刊, 2011(4X):28-29。
[13] 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Z],2003
[14] 刘玉红。佤山文化[J],云南新闻图片出版社,2007:6
[15] 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云南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简报[R],昆明:云南省政府办公厅,2016
[16] 费孝通。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 理论参考, 2003(9):31-33。
[17] 何琳。 虚拟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资料中心建设的新途径[J]。 贵州民族研究, 2010(2):51-55。
生态博物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0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