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松,刘宁等对高硬度装甲钢抗弹能力及抗弹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表现出高硬度装甲钢的抗弹能力要比低硬度钢好很多,其破坏机理为混合式破坏。李伟,朱锡等对泡沫构成夹层的夹芯复合材料的抗弹能力进行了试验分析,总结了增强泡沫夹芯层靶板结构抗弹性能的方式。杨亚琴,李保成等设置高速侵彻的工况,对AZ80镁合金靶板的抗弹能力进行分析,总结出AZ80镁合金的破坏形态特点。付永涛,刘静等人进行了装甲钢抗弹性能数学模型研究,得出了力学性能对抗弹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dHB>Rm>Akv>A。朱锡,刘润泉等人不是单纯地对简化靶板进行抗弹能力分析,而是将舰用轻型复合装甲的构造特点和抗弹能力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弹丸和弹速下FRC板和C板的抗弹性能。谢述峰等同样对舰用轻型复合装甲进行抗弹性分析,不过他的研究目标更加具体,特别构建了陶瓷基复合装甲模型,对这种复合装甲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了在破坏过程中陶瓷基吸收了大部分的冲击能量,发现合理的内部构造同样会有利于抗弹能力的提升。陈刚,陈忠富,何鹏等用特种弹头(选用了截锥形空心弹)进行了正击和45度斜穿甲的试验,得到两种角度下穿甲的破坏特点。陈刚,陈忠富等开展了截锥形弹体在不同速度下正穿甲和45°斜穿甲的数值模拟。得到截锥弹体对靶板的破坏特征。在这之后,陈刚,何鹏,徐艾民等通过不同角度下用截锥空心弹侵彻单层和双层板,进行若干组实验后,得到正击和45°角度下截锥空心弹对两种靶板的侵彻特性。张青平、陈刚、屈明为了分析截锥形战斗部在倾斜的工况下侵彻靶板的特性,运用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这种弹头的穿靶速度、角度,对侵彻效果的影响,以及靶板材料的变化、导弹前舱段对战斗部对斜穿靶能力的影响。
黄涛,吴卫国,李晓彬,孔祥韶,徐双喜等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截锥形弹体斜穿甲的仿真,在观察了仿真结果后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总结了该工况下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机理。徐双喜,吴卫国,李晓彬,孔祥韶,黄涛开展了锥头弹在小倾角工况下的侵彻实验,在结果中观察到薄板花瓣破坏模型,经过大量的理论推导确定该工况下侵彻薄板后弹头的剩余速度。朱建方,王伟力,曾亮分选用反舰导弹进行实验,主要探讨了不同倾角下弹头的动能穿甲效应的变化。得到倾角对反舰导弹穿甲效应的规律。董永香,冯顺山,段相杰做了和其他研究者不同的工作,不再为了考虑弹头种类、靶板材料、攻角等对侵彻效果
的影响,他们结合实际设置不同数量的多重靶板,用常见尖头弹进行侵彻,结果表明了弹丸侵彻不同层靶板的速度变化特点,总结了侵彻过程中弹速、角度的变化趋势。国外同样进行了大量的地面侵彻研究。BlacheA研究了EFP侵彻多重轻装甲钢,得到多重装甲钢的破坏形态特点和弹速的变化特征。Schaer等[37]研究了弹形对靶板的抗弹性能,而且选用的靶板类型为半无限靶板,研究不同工况下的侵彻特征。Anderson等[38]虽然只考虑了一种弹形的侵彻特性,但是进行了大量工况的数值计算,深刻分析了圆形弹头的侵彻规律。Gupta等学者[39]使用不同的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设置不同工况归纳总结了弹头结构、弹速等变量对子弹抗侵彻能力的影响。
3、水下抗弹性研究
虽然抗弹性的研究已经越来越丰富,方法越来越成熟,但是涉及到水下的抗弹性研究时还面临很多的困难。目前国内外专家进行过一些涉水抗弹性研究。
在中国,吕锦峰[40]摆脱单独考虑弹头侵彻,设置水下侵彻工况,对船体侧舷所受到的破坏结果进行仿真,联合考虑高速侵彻体和由侵彻体产生的冲击波对舷侧结构的影响,发现侵彻体和爆炸波联合作用效果大于单独作用时的破坏效果。杨世昌[41]进行了EFP侵彻水介质靶板机理仿真研究,重点研究弹头运行时产生的痕迹波对靶板破坏形状的影响。黄威[42]进行了高速弹体水平入水特性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得到弹体的剩余速度变化特点。陈永念[43]进行了舰船水下爆炸数值仿真及抗爆结构研究,得到水下爆炸的特性及靶板的破坏特点,并且提出了新型的抗爆结构。范中波,李恩征,张凤国,韩冰[44]设置两种工况——厚水层靶板和多重空隙的靶板,观察在侵彻两种靶板过程中的物理过程,利用重新设计和改造的LTZ2D程序,解决了阻抗差异大的多物质厚靶的平面斜侵彻的计算问题。段卓平,于荣刚,倪虹[45]建立了水下间隙靶板模型,将侵彻体定义成爆炸成型杆式,并且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侵彻过程中的侵彻体运动特征。曹兵[46]在EFP战斗部侵彻地面装甲的基础上,将EFP战斗部的环境设置在水中,进行了水下作用特点分析。通过比较地面和水下侵彻效果,返现水下侵彻时对目标靶板具有更严重的损伤。顾建农,张志宏,范武杰[47]研究的重点是设置了旋转的弹丸,这种设计更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破坏的效果更准确。在实验中观察不同弹丸和不同角度不同速度下入水的水中弹道轨迹与空泡效应。王肖钧,赵新[48]的工作重点是研究水下侵彻时的压力波和空腔,它们使用2D有限元数值计算,在分析结果后给出了钢球高速入水是的冲击波和形成的空腔特点。何云峰等人[49]在水下侵彻的工况下,改变弹丸头部的形状,通过实验结果得到优良的结构设计。中北大学的魏林[50]在水下使用炸药轰炸,研究产生的冲击波的特性,通过系统实验和严格的理论分析,得到准确的测量压力技术。康德和严平两人[51]利用LS-DYNA中的流固耦合数值算法,系统研究了高速弹丸水中运动特性,使后来学者对利用有限元仿真的效果的认识进一步提升。 船体侧舷的抗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0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