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国外研究者研究的更多更早,也更彻底,更有深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和信息不对称研究。
AndrewWiss和JosephE.Stiglitz(1981)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下发生的信贷行为,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以提高收益,结果就是贷款更容易流向高风险企业,伴随这种选择的直接后果是违约概率增加,最终利益流失大于收益,银行得不偿失,利益减少。KMV公司(1993)提出KMV模型用于检测信用风险,该模型认为,以期权原理对借方的资产和市场价值计算得到预期违约概率,再以预期违约概率来估算借方的信用质量,一次来检测信用风险。MarkCarey(2001年)修正KMV模型的参数,实证结果表明,新参数下的模型更为科学实用。Imola(2010年)研究发现,信用风险分析是所有银行风险研究的关键环节。RobertMark和MikeKlu(2005年)通过实物分析,把信用评级分为六个过程,依次为信用评级、评级迁移、负债调整、金融评价、区域风险和额度评级。
国内研究现状
相比国外学者的研究,在定量分析研究和信用衍生工具方面,国内研究人员研究较少。他们主要主要方向是,国内外对比,模型在中国的实际运用论证,巴塞尔协议对中国信用风险研究的意义。
刘利文和王吉恒(2010年)分别选择了三个业绩不一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KMV模型进行科学检测,结果表明,KMV模型适用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梁家瑞(2010年)运用动态博弈思想,并采用风险的量化分析模型,修正了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模型。蔡万科(2011年)分别使用KMV模型和传统的信用评级方法对债券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发现,KMV可以更有效地评估上市公司的信用情况。顾海峰(2014年)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科学高效测度模型来检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定量分析研究和信用衍生工具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0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