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很多学者提出了关于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冲击的思考。如杨兆(2000)提出国际贸易电子化的说法,他从国际贸易电子化的本质、国际贸易电子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冲击和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国际贸易电子化的对策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4]。史达(2004)从电子商务对世界分工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的交易可以大大提升交易效率[5]。乔阳(2013)和杨坚争(2014)都把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为两类: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6] [7]。其认为一方面电子商务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对外贸易能够简化贸易流程、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发展尚不完善,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电子商务也会导致税款的偷漏,对国家造成消极影响。26583
张中强(2013)对国际贸易中的现代电子商务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现代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冲击了传统国际贸易的模式、改观了传统国际贸易的信息不对称化、简化了传统国际贸易的繁琐流程、延伸了传统国际贸易的主体以及增强了传统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度[8]。郑媛,郭文涛(2013),考虑在贸易增长中,索洛剩余所起到的影响,对索洛剩余和出口增长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9]。林斯颖(2014)在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框架和促进激励的基础上,得到跨境电商可以促进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带动国际营销方式变革,从而提高出口效益的结论[10]。周柱龙则在具体分析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之后提出跨境电商在物流、政策、服务水平、跨境交易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瓶颈[11]。论文网
除了国际贸易理论方面,也有很多人对实务进行研究。如杨兆(2000)认为电子工具引起国际贸易的交易手段、经营主体、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姚钟华(2002)提出一个新的名词“E-国际贸易”,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以及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贸易与互联网的具体结合,其认为在电子的时代,E-国际贸易无疑是最重要的交易模式[12]。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并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后,我国国内大部分学者着重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国外研究现状
以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更多的学者尽量在己有数据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如Weinhold(2004)利用互联网的普及度来替代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研究了互联网对线下贸易模式的影响[13]。Blum,Goldfarb(2006)试图通过国际互联网点击流量来衡量电子商务的发展[14]。但是这些文献都是集中于在线数字产品的跨境交易,从虚拟产品的角度,这些学者得出:电子商务对贸易存在促进作用。此外Caroline Freund,Diana Weinhold(2000)采用世界银行和世界发展指标中的对各国因特网使用率的统计,来表示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发现:虽然1996-1997年间二者之间的作用尚不明显,但1997-1999年间互联网的使用却显著地引起贸易流的增加,此外互联网的使用对于落后国家的有利影响远大于发达国家。
2000 年,高盛公司 Martin Brooks 和 Zaki Wahhaj(2000)运用 MULTIMOD 模型估算了 B2B电子商务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宏观经济的影响[15]。采用的方法是:首先通过市场调研选取一部分行业部门,获取这些部门在 B2B 电子商务交易中节省采购成本的相关数据,接着利用投入产出值估算出其他相关行业投入价格的下降程度,借助 MULTIMOD 模型计算电子商务对各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B2B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且在 2001-2010 年间,B2B 电子商务每增加 1 个单位,会使得这些国家的 GDP 平均增长 0.25 个单位。 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