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年,日本的Tanaka Yuichi等研究者就提出了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他们对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数学分析和系统仿真,分析了数据传输速率、接收光功率和误码率等之间的关系。2001年,Tanaka等人分别采用开关键控和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制方式对系统进行了仿真[2]。之后Tanaka等人也继续进行着一系列的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成立了“可见光通信联盟”。26949
日本对可见光通信的研究,也让欧美认识到了这种技术的前景,相继开展了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在日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不少。他们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可见光通信的性能,尤其是正交频分复用在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论文网
2006 年,德国的Afgani对基于OFDM技术的VLC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出了OFDM技术在1m范围内能够有效减少峰均功率比的结论;2007年,Haas研究的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和编码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 VLC系统中的应用,实验表明:在90cm范围内,将白光通信系统的误比特率降低到2×10 ;2008年,飞利浦实验室提出了码时分多址-脉冲位置调制技术(CTDMA-PPM)。2008年10月,美国政府意识到了可见光通信的潜在价值,赞助了一项为期十年的智能照明”计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10]。2013年英国科学家O'Brien通过MIMO-OFDM技术首次实现了Gbit/s的室内可见光通信。
虽然我国对可见光通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可见光通信已经引起了国家部委和科研院校的重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2008年,陈长缨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设计实现了一种4Mb/s的带宽,并且传输距离超过2.5m的视频数据传输[11]。2013年,复旦大学迟楠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在实验室成功实现了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国际前沿通信技术,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 国内外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