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普惠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时间:2018-09-11 09:21来源:毕业论文
一般认为,普惠金融的含义来源于对金融排斥的理解和研究,在1990s逐渐兴起对金融排斥的研究,Leyshon和Thrift(1995)将金融排斥解释为阻碍特定社会阶层或人群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的行为
打赏

一般认为,普惠金融的含义来源于对金融排斥的理解和研究,在1990s逐渐兴起对金融排斥的研究,Leyshon和Thrift(1995)将金融排斥解释为阻碍特定社会阶层或人群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的行为和过程。接着Conroy(2005)提出贫困人群以及弱势群体是金融排斥的主要对象,该群体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服务。2012年世界银行发布的Global Findex报告,研究发现在全世界有近二十五亿人不具有银行账户,贫困人口中七成以上没有获得银行账户且大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同时世界银行指出,金融服务可以使穷人能够通过储蓄和借款得以养成个人信用和积累资产,从而拥有更好的发展,并推动当地经济增长。28142
关于金融需求的国外文献 
  Hught.Patrick(1966)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时提出金融发展模式有需求追随型和供给引领型,他认为经济处于萌芽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供给引领型模式,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发挥主要作用的是需求追随型模式。Christen等(2004)分析了世界范围内三千余个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有优尔亿多个贷款账户针对穷人,而全球有近三十亿的穷人,穷人获得金融服务的比例非常低,调查表示,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远远超出服务。论文网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普惠金融的国内文献
韩俊(2009)提出我国现存的农村地区距离实现普惠金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于在从农户的需求角度来看我国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发展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郭田勇(2015)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农户在信贷获取方面存在阻碍,普惠金融在我国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李东荣(2014)分析认为金融服务业与广大民众利益联系密切,但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层次与结构发展仍不平衡,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与民众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明炼(2015)则提出当前县域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金融机构未能共享信用信息,存在农户由于信用记录的缺失,从而获得低成本信贷服务难的现象。
2.关于农户金融需求的国内文献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的视角,王静、吴海霞、霍学喜(2014)分析了农村信贷约束、农户融资困难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性别、接受教育的程度、家庭成员的社会阶层、家庭收入水平等是共同的影响因素。鞠荣华,韩青,宗成峰(2008)在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供求现状的前提下,发现农户有着巨大融资需求,而农信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因此存在资金短缺,并需要由非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来补充。而王醒男(2006)从农村发展、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三个方面的需求出发研究对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商业化是农村信用社针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可行路径。 普惠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288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