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人民币国际化国内外研究现状(2)

时间:2018-09-13 14:48来源:毕业论文
Subramanian ( 2011)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通过增加其在亚洲的使用而逐步实现。因为,中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贸易量的上升将增加亚洲


Subramanian ( 2011)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通过增加其在亚洲的使用而逐步实现。因为,中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贸易量的上升将增加亚洲国家使用人民币的利益。人民币区域使用的增加还会导致一些政策变化,比如亚洲国家将其货币汇率与人民币挂钩。这将进一步增加人民币的使用。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可能是首先在亚洲地区实现区域化。
Ranjan 和Prakash( 2010) 认为,在人民币获得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之前,由于中国与亚洲国家日益增长的贸易联系,人民币可能会首先成为区域性货币。为了能够进入稳步增长的中国市场,东盟国家可能会采用人民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在成为结算货币之后,下一步自然将会是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区域化将是国际化的必由之路。Park 和Song ( 2011) 同样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自然路径是从作为区域计价结算货币开始。
汪莹(2014)指出中国的出口市场过度集中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2013 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的贸易总额约占中国出口贸易的43. 65%,从这三地进口贸易总额约占中国进口贸易的30. 28%。而中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只能选择以外币结算。原因是,一方面,欧美是当今两大国际货币———欧元和美元的发行区,当地进出口商为了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通常会选择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导致人民币结算的货币网络范围相对狭小; 另一方面,人民币面临日元的竞争,日本在亚洲国家拥有大规模直接投资,同时东京又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一些亚洲国家以日元作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及储备货币,增加了人民币在亚洲区承担计价和结算货币的难度。
根据郝宇彪(2011)的观点,世界历史上几种主要的国际货币的背后都是一个相对发达的国内国际金融市场。货币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其是否能在非本国范围内成为金融活动的媒介和国际金融资产。而具有较大容量和较多本币计价金融产品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一方面能为国际范围内的资产配置、资金流动提供低成本的服务,从而吸引外国非居民或居民愿意持有的本币计价资产,另一方面也为以本币为面值的金融资产提供有着足够数量和流动性很强的交易市场,进而满足海外拥有储备资产的需求,最终促进本币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根据威廉姆斯的研究,国际货币的流动性较少依赖于发行国的实体经济,而更多地依赖于该国金融部门的发展,因此,拥有完善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人民币国际化国内外研究现状(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297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