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概况1863年,英国伦敦大都会修建了世界第一条地铁线路,到今天已经有154年历史,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时期较长,有关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有很多,研究的侧重点也是多元化的。上世纪优尔七十年代,就有日本、德国学者对于行人交通组织进行研究,将行人交通组织的优化,从而达到使乘客出行、换乘效率变高的目的,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这些发达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改造中。国外对于轨道交通和行人交通组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29520
1)、为提高乘客出行效率,从其空间设计理念出发,改善换乘枢纽的内部空间环境。
约瑟▪雷纳尔多的研究是着眼于行人交通组织的流向和特征,从这个视角出发,建立了仿真模型,用模型仿真模拟的方式来对交通换乘枢纽站内的设备设施进行优化。欧德学者对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是基于乘客客流的视角,不仅对乘客的需求进行预测同时对其列车运行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在其后续的研究中,不断考虑到更多的因素,引入了换乘枢纽内部物理设备设施对行人交通组织的影响这一因素,从改变物理设备设施的配置来达到对枢纽内的行人交通组织进行优化的目的[1]。论文网
2)、以宏观的群体人流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讨论速度、密度、流量之间的数学关系。
休斯建了行人交通组织连续流模型,研究在二文空间中大规模行人流的宏观运动机制[2]。赫尔本和约翰逊基于定性和定量的基础,研究了行人拥挤疏散动力学,并进行实证。在其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观察了行人群体的智能行为,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与总结来分析不同类型的行人交通组织流量特征(密度波、堵塞的影响、振荡变化等)。然后,利用建模的方法来显现数据描述的群体效应,最终反映出个人的微观相互作用[3]。
相对比之下,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比较短,1971北京第一条线路试运营至今仅有46年历史,近些年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条件下的行人交通组织流线的调查研究。
吕立丹研究了行人在四种不同换乘方式中的交通组织特性,分析出明确影响地铁换乘枢纽换乘效率的因素。进而,对不同换乘设施条件下的行人交通组织进行优化,最终达到提高枢纽内乘客移动效率、避免枢纽拥堵、完善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的效果[4]。宋卫国等学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建立了社会力模型,用该模型来研究建筑的结构,包括墙体厚度、门的宽度与高度等,研究这些因素对人员疏散的影响[5]。李得伟学者则运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手段来研究行人交通组织客流流线,通过建立乘客集散模型与逆向的改进型路径选择模型来分析问题,最后用交换机制和动态博弈的方法来解决就交通枢纽常出现的交织死锁问题及同步决策问题[6]。
2)、采取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站厅内人流分布状况的研究。
李方豫从换乘车站人流特性的分析入手,将人流疏解分为平面疏解和立体疏解两种不同的空间形式,采取数学图形方式的来归纳总结不同空间形式中人流的交汇形式,通过分析后给出了疏解人流的措施[7]。朱效洁的研究是以上海市人民广场换乘枢纽站为例,对缓解其站内行人拥堵,疏散大型客流组织的对策进行思考。采取行人仿真方案模型模拟的方式,对站内8号线站台改善方案进行确认验证,并且提出解决措施来缓解换乘客流在1号线北侧站厅与2号线站厅通往上行区域通道上对冲现象[8]。
3)、基于内部功能分区组合方式,对已有站点的优化布置与重新组合。
陈海龙以上海市人民广场换乘枢纽为例,研究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规划布局及其空间关系方面的设计,并总结归纳出上海市地铁换乘枢纽的换乘形式与规模,最终提出了交通换乘的优化方案[9]。葛世平着眼于客流量大的站点,从换乘车站的换乘设施设置、地铁车站内及周围的建筑布置、地铁车站的设备及管理用房的布置原则、影响乘客步行的站内设施布置等方面进行讨论与研究,为客流量较大的换乘枢纽提供了优化设计意见[10]。 地铁换乘行人交通组织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