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对公共绿地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共绿地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公共绿地分布的演变,即时间异质性问题(如马尔柯夫转移矩阵法)[23]。空间异质性是对绿地分布的静态分析,也是时间异质性的反映,是绿地分布研究的基础。32518
作为衡量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异质性的一个很重要方法就是公共绿地的可达性性。公共绿地的可达性是指人们克服了时间和距离等因素,到达周边公共绿地的能力的一种定量表述,可以很好的衡量在服务上公共绿地的空间分布合理性。另一城市绿地的可达性高低评价指标是时间。近年来,国外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区域绿地可达性的案例研究工作。1970~1990年之间,Weibull[22]提出了一个最为著名的可达性模型理论——吸引力的可达性框架。R•D•swetnametal[19]借助于GIS的建模分析功能,对建立生态模型对乡村与城市的土地利用绿地分布变化过程进行模拟;Lioubimtsvea及P•Defourny[24]利用GIS技术,以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结合为指导思想,研究了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绿地分类情况和可持续发展分析;Kristensen•S•P[21]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1973年到1975年之间,丹麦Rostrup地区的农业活动对绿地分布的影响。论文网
国内学者李平华、陆玉麒和刘贤藤等人是国内最早的研究公共绿地可达性的学者。他们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在可达性方面的研究,对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比较,对人们进入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机会、距离时间上的阻力[2]等对可达性进行了研究。我国为了完善国内绿地评价指标,在1993年11月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这使得国内终于有了以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率这三大指标[3]为主的评价体系。近年来,国内公共绿地可达性分析迅猛发展。在1999年,俞孔坚和段铁武两位学者首次提出了景观可达性[17]的概念。另外,我国学者对绿地分布研究也做了大量工作。刘惠明、林伟强等从绿地动态的驱动因素、绿地变化分析方法、绿地稳定性、绿地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绿地的动态模拟[4],这五个方面阐述了绿地动态变化研究的特点,对绿地的动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马明杰、周华峰、傅伯杰[5]以均匀度指数和绿地多样性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地区绿地分布变化的情况;王让会对生态绿地分布的遥感信息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导致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绿地分布分割加剧、破碎化程度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6];岳文泽、徐建华、谈文琦基于GIS技术和SPOT全色波段遥感影像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分析[7]的方法,探究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共绿地分布的空间尺度效应[8]。
目前研究的不足
人们改进了传统方法并科学创造了新的研究方法,使得以GIS为主的3S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绿地空间分布和演变、揭示变化规律、分析和建立绿地变化驱动力模型的重要手段。如今,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方法依然是通过GIS技术,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或绿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空间叠加运算,得出不同时期的绿地类型转移矩阵口[9],然后分析整理,大多是改进绿地分类体系进行研究。这种针对公共绿地分析基本上都是用绿地数字化和GIS的先关计算来分析数据,使得分析都跳不出描述绿地空间分布特征,这也是导致目前国内外研究缓慢的主要原因,更是急需改变突破的主要瓶颈。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与江苏省南部的自然地理、人文地貌、社会经济有着很大的不同。与南方地区相比,徐州市借助发达的交通、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重工业,迅速成为海经济区的核心城市。过快的发展,忽视了人地关系的和谐,这也导致徐州市政府在具体的公共绿地政策规划方面,比如公共绿地的种类、大小、分布、适宜性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已有研究表明,关于徐州公共绿地可达性的研究较为缺失,因此,十分有必要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从多种方式对公共绿地进行科学研究,便于人们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公共绿地的规划,积极寻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均衡,更好的处理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借鉴其他学者对公共绿地的研究案例,积极对徐州公共绿地进行探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徐州城市化建设、重工业规划等人类活动可能对公共绿地造成的的影响和破坏,这对于徐州公共绿地的科学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共绿地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