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对次口径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次口径超速脱壳穿甲弹上,相对来说穿甲弹方面的文献资料也很丰富。如南京理工大学的徐韩兴对穿甲弹全塑材料弹托结构进行了研究,包括弹托和弹芯的啮合结构和弹托外形结构。在理论上计算出简化后弹托与弹芯间的啮合间隙,并应用于具有工程背景的30mm脱壳穿甲弹。借助ANSYS瞬态动力学分析,对采用这种啮合结构的弹丸在膛内的运动进行仿真[6]。华东工学院工程热物理和飞行力学系的崔东明,何正求和李鸿志对高速脱壳穿甲弹的中间弹道进行了研究。较详细的阐述了高速脱壳穿甲弹穿越膛口中间弹道区时所受到的各种扰动因素。扰动因素包括脱壳穿甲弹在膛内运动时产生的起始偏角,在射流区受到的气动力干扰,脱壳机械的干扰及膛口装置的干扰[7]。早在20世纪末,苏联就考虑了通过次口径技术来提高弹丸射程,在发射时用弹托来密闭火药气体[8]。32603
通过次口径技术提高弹丸的射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次口径弹丸的旋转和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脱壳[9]。目前,国外的脱壳穿甲弹弹托普遍采用硬铝材料,其特点是强度高,密度小,机械加工性能优良,是大中口径脱壳穿甲弹脱壳的主要材料[10]。美国军方一直在研究合金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镁合金和铝锂合金造价比较贵,所以经济性不高。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不高,所以目前也达不到制造弹托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11-12]。受到国外复合材料的启发,论文网国内现在正在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例如在铝材料中加入碳化或硼化纤文,在不增加材料密度的情况下,提高了材料的强度,达到使用要求[13]。 次口径弹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29279.html